2008年,G淀粉公司雇佣临时人员把仓库改造成第三生产车间。该车间为长80m、宽50m、高15m的桁架砖混结构建筑,分成打包间和产品暂存间。打包间用7m高砖墙与产品暂存间分隔。打包间内有打包机8台、振动筛8台。振动筛安装在6m高的二层钢制平台上,振动筛内筛子采用木质框架,筛子四角与振动筛用铁质螺栓连接,振动筛开关和电动机为防爆电器设备。
2010年3月10日10时30分,当班班长甲发现4号打包机故障,二层钢制平台滞留了大量淀粉,正散落到打包间地面上。甲关停4号打包机,并向车间主任报告。14时,甲带领10名工人到二层钢制平台清理淀粉。一部分工人使用扫把、铁锹等工具清理平台上的淀粉,装包后,通过楼梯把成包淀粉滚落到打包车间地面,或从二层平台直接将淀粉包扔到打包间地面。另一部分工人用铁制扳手卸下筛子,用铁棍敲打清理筛子上的淀粉。
当清理工作进行到15时10分时,突然发生燃爆,而后发生多次爆炸,打包间一片火海,第三生产车间厂房的四面墙体全部倒塌。事发时,打包间和产品暂存间分别有作业人员19人和79人。事故导致18人死亡、7人重伤、38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搜救人员多次进入车间搜救,利用切割机、生命探测仪、液压顶杆、起重气垫等装备进行救援,并在厂房周边同时用消防水枪降温,防止再次燃爆。[2010年真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引起此次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
2.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3.指出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
4.指出G淀粉公司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粉尘燃爆的基本条件,考查内容比较简单。
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物质较多,常见的有金属粉尘(如镁粉、铝粉等)、煤粉、粮食粉尘、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纸粉、木粉、火炸药粉尘和大多数含有C、H元素及与空气中氧反应能放热的有机合成材料粉尘等。引起此次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包括:
(1)淀粉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
(2)淀粉粉尘虚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了一定的浓度;
(3)有足够引起淀粉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即火花。
2.本小题主要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应结合案例背景内容具体分析。
该起事故,既有直接原因,又有间接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原因:空气中的粉尘过多,大量使用铁质工具,摩擦产生火花。
(2)间接原因:G淀粉公司的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不到位,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指挥错误。雇临时人员把仓库改造成第三生产车间,在淀粉洒落后,清理方式不当,以致酿成大祸。
3.本小题主要考查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要分别了解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的特性,然后总结其不同。
淀粉爆炸属于粉尘爆炸,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有:
①淀粉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②淀粉爆炸感应期较长。淀粉的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过程复杂,要经过尘粒的表面分解或蒸发阶段及由表面向中心燃烧的过程,所以感应期比气体长的多。
③淀粉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因为淀粉初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将堆积的淀粉扬起,悬浮在空气中,在新的空间形成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混合物,而飞散的火花和辐射热成为点火源,引起第二次爆炸。
④淀粉有不完全燃烧现象,在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CO及粉尘(如塑料粉)自身分解的有毒气体,会引发中毒死亡的事故。
4.本小题主要考查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结合案例具体分析作答。
(1)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G公司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有:
①对起爆物进行控制。经常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和聚集。
②对氧气浓度进行控制。保证系统要有很好的密闭性,必要时向密闭容器或管道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③对点火源进行控制。防止作业场所中出现明火,禁止吸烟,防止电气设备火花,对电气设备做良好的接地措施,防止静电火花。
④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
(2)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G公司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
①完善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制度。
②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③加大安全培训与教育力度,使职工掌握防止粉尘爆炸的知识及技能。
④设置危险标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光伏发电企业开展“安全你我共责任”交流会,员工甲提出..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员工乙提出应从员工的安全理念和人文景...全的理解和认识:员工丙发言安全生产应执行同步规划、同“三同步”原则;员工丁建议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开展危险点-点的“三点控制工程”等风险管控活动:员工戊表示生产。。。识、查规章制度、查设备和环境隐患、查管理的“四查”制度,属于本质论的预防型安全哲学观的有( )。
-
- A.乙
- B.丙
- C.甲
- D.丁
- E.戊
- 查看答案
甲企业与乙承包商签订了设备维修合同,乙承包商派出.某周六凌晨,三人在汽油储罐项部焊接作业中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关于本次动火作业的做法,错误的有( )
-
- A.乙承包商作业人员在甲企业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报甲企业批准
- B.本次动火作业属于特殊动火级别
- C.本次动火作业应对储罐进行彻底隔离、清洗和置换
- D.本次乙承包商维修的动火作业应按照一级动火管理
- E.本次作业属于在企业内固定区域的动火
- 查看答案
某化工企业新入职的安全员小周根据集团总部统一要求,对所属厂内运行的制造设备。附属装置使用的机器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等各类危险源进行归类,依据第--、第二类危险源的定义,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有( )。
-
- A.装有10t液氨的储罐
- B.腐蚀受损的减压阀
- C.氮气瓶中的高压氮气
- D.飞速旋转的车床
- E.失效的防护用品
- 查看答案
某煤化工企业为进一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卫生技术措施、安全宣传教育特施和辅助措施等,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有毒有害厂房安装了轴流风机、增加高压氧仓急救装置,购置教育测试仪器,对高温设备采取了降温等措施。关于该企业采取的措施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
-
- A.新建高压氧仓属于安全技术措施
- B.有毒有害厂房安装轴流风机属于卫生技术措施
- C.尘毒作业淋浴室属于卫生技术措施
- D.购置教育测试仪器属于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 E.妇女卫生室属于辅助措施
- 查看答案
某建筑企业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承包方架子工在外桥墩作业过程中,使用的安全带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提出疑义。关于该架子工所使用的安全带的说法,正确的有( )。
-
- A.架子工使用标记为"X“字母的安全带
- B.架子工采用坠落悬挂式安全带
- C.架子工使用标记为"R"字母的安全带
- D.D,架子工使用标记为"F"字母的安全带
- E.架子工使用标记为"X-RF"字母的安全带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