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加强对突发事 件的管理,2007年8月,国家颁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该法,下列有关突发事件的 分类,正确的是 ( )
- A.地质灾害、事故灾难、医疗卫生事件、生产安全事件
- B.地质灾害、生产安全、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 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医疗卫生事件、生产安全事件
- 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预案中规定,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公共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造成2人死亡,108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等级为()。
-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查看答案
根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由( )组织验收。
-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使用单位
- D.安装单位
- 查看答案
甲与某施工企业签订了一份2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的生效时间为2014年5月1日,为了考察甲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合同约定了试用期,则试用期最长截止于()。
-
- A.2014年6月1日
- B.2014年7月1日
- C.2014年8月1日
- D.2014年11月1日
- 查看答案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
- A.3个月
- B.4个月
- C.2个月
- D.1个月
- 查看答案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的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
-
-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B.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 C.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D.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