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系统中,下列哪些叙述符合电缆敷设要求?( )
- A.电力电缆采用直埋方式,在地下煤气管道正上方1m处
- B.在电缆沟内,电力电缆与热力管道的最小平行距离为1m
- C.33kV电缆采用水平敷设时,在直线段每隔不少于100m处宜有固定措施
- D.电缆支架除支持工作电缆大于1500A的交流系统单芯电缆外,宜选用钢制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18)第5.3.5条规定,直埋敷设的电缆不得平行敷设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B项,根据表5.3.5(见题解表),电缆与热力管沟容许最小距离平行敷设时为2m,特殊情况下,减小值不得大于50%。
C项,第6.1.3条规定,35kV及以下电缆明敷时,应设置适当固定的部位,并应符合水平敷设,应设置在电缆线路首、末端和转弯处以及接头的两侧,且宜在直线段每隔不少于100m处。
D项,第6.2.2条规定,电缆支架和桥架除支持工作电流大于1500A的交流系统单芯电缆外,宜选用钢制。
题解表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m)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关于评标委员会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招标人代表2人,专家6人
- B.招标人代表2人,专家5人
- C.招标人代表2人,专家4人
- D.招标人代表2人,专家3人
- 查看答案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
-
- A.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 B.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 C.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 D.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 查看答案
1mol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为状态B,气体未知,变化过程也未知,但A、B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 )。
-
- A.气体所作的功
- B.气体内能的变化
- C.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
- D.气体的质量
- 查看答案
在一封闭容器中,理想气体的算术平均速率提高一倍,则( )。
-
- A.温度为原来的1/4,压强为原来的4倍
- B.温度为原来的4倍,压强为原来的1/4
- C.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的1/4
- D.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的4倍
- 查看答案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进行卡诺循环时,高温热源的温度为500K,低温热源的温度为400K。则该循环的效率为( )。
-
- A.56%
- B.34%
- C.80%
- D.20%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