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肾病综合征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一般治疗:凡有严重水肿体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给予正常量1.0g/(kg·d)的优质蛋白饮食。热量126~147kJ/(kg·d)(30~35kcal·d)。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饮食,以减轻高脂血症。

2.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

1)噻嗪类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前段,通过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钾的排泄而利尿,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2)潴钾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后段,排钠、排氯、但潴钾,适用于有低钾血症的患者。长期服用需防止高钾血症,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

3)袢利尿剂作用于髓袢上升支,对钠、氯和钾的重吸收具有强力抑制作用,需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发生。

4)渗透性利尿剂常用不含钠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对少尿(尿量<400ml/d)患者应慎用。因其易与其他蛋白形成管型,诱发"渗透性肾病",导致急性肾衰竭。

5)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静输血浆或血浆血蛋白,防止血管内水分外渗,促进组织中水分回吸收。

6)其他: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利尿治疗的原则是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2)减少尿蛋白,持续性大量蛋白尿本身可致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脏病变,促进肾小球硬化,因此,减少尿蛋白也有必要。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及其他降压药物、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等,均可通过其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作用而显示不同程度地减少尿蛋白。

2)非类固醇消炎药:如吲哚美辛及布洛芬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便尿蛋白排泄减少。

3.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1)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和方案一般是:①起始足量;②缓慢减药;③长期维持。

(2)细胞毒药物

1)环磷酰胺,最常用,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有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性腺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等副作用。

2)氮芥,疗效好,但副作用大。

(3)环孢素

1)微小病变型肾病及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激素疗效差或反复发作者应并用细胞毒药物。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对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者,按慢性肾功能不全处理。肾功能正常者,可参考应用下列治疗方案:先给足量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或可同时加用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积极治疗;疗程完成后无论疗效如何均及时减撤药,以后保持维持量激素及抗血小板药长期服用。

3)膜性肾病可给予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联合治疗。

4.中医药治疗主张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

5.并发症防治

(1)感染:用激素治疗时,不应并用抗生素,因为可诱发真菌双重感染。

(2)血栓及栓塞并发症:当血浆白蛋白浓度低于20g/L时,提示存在高凝状态,即应开始预防性抗凝治疗。对已发生血栓、栓塞者应尽早(6个小时内效果最佳,但3天内仍可望有效)给予尿激酶或链激酶全身或局部溶栓,同时配合抗凝治疗,抗凝药一般应持续应用半年以上。

(3)急性肾衰竭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袢利尿剂;②血液透析;③原发病治疗;④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应调整蛋白和脂肪饮食结构。辅用降脂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的保存期是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麻醉药品处方的保存期是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主要病理变化是

  • A.脑细胞变性
  • B.脑内炎性细胞浸润
  • C.颅内出血
  • D.脑组织坏死
  • E.脑水肿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最可能导致双侧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是(  )。

  • A.鼻畸形整复术
  • B.腭裂整复术
  • C.牙槽突植骨术
  • D.正畸矫治器
  • E.唇裂整复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

  • A.上皮细胞增生
  • B.驼峰形成
  • C.中性粒细胞浸润
  • D.内皮细胞增生
  • E.C3沉积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