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即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灸。艾条的制作方法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cm圆炷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在每条艾绒中掺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的细末6g,则成为药艾条。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方式。
1.悬起灸: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起灸。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肢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
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3)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以上诸法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2.实按灸: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隔绵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常用的实按灸有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
(1)太乙针灸: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50g平铺在40cm见方的桑皮纸上。将人参125g,穿山甲250g,山羊血90g,千年健500g,钻地风300g,肉桂500g,小茴香500g,苍术500g,甘草1000g,防风2000g,麝香少许,共为细末,取药末24g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外用鸡蛋清封固,阴干后备用。
施灸时,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布7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此法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2)雷火针灸:其制作方法与"太乙针灸"相同,仅药物处方有异,方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25g,沉香、乳香、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g,麝香少许,共为细末。施灸方法与"太乙针灸"相同。临床上除治上证外,大体与"太乙针灸"主治相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的保存期是
-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 查看答案
下列不符合1型糖尿病特点的是( )。
-
- A.容易发生酸中毒
- B.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 C.罕见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 D.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减低
- E.对胰岛素敏感
- 查看答案
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达到解剖复位,半年后骨折仍未愈合,最可能原因是( )。
-
- A.内固定强度不足
- B.骨折处血液循环差
- C.未到愈合时间
- D.未配合药物治疗
- E.功能锻炼不够
- 查看答案
麻醉药品处方的保存期是
-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 查看答案
肛裂的典型表现是( )。
-
- A.肛周暗紫色圆形肿块、有压痛
- B.肛周湿疹或溃疡
- C.无痛性便血
- D.肛周皮肤可见红色乳头状突起,挤压时有脓性液体渗出
- E.疼痛、便血、便秘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