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本病以伴随月经来潮而周期性小腹疼痛作为辨证要点,根据其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喜按或拒按等不同情况,明辨其虚实寒热,在气在血。一般痛在经前、经期,多属实;痛在经后、经期,多属虚。痛胀俱甚、拒按,多属实;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多属虚。
得热痛减多为寒,得热痛甚多为热。痛甚于胀多为血瘀,胀甚于痛多为气滞。痛在两侧少腹病多在肝,痛连腰际病多在肾。其治疗大法以通调气血为主。
1.肾气亏损
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方药:调肝汤。
2.气血虚弱
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
3.气滞血瘀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4.寒凝血瘀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方药:温经汤。
5.湿热蕴结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的保存期是
-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 查看答案
下列不符合1型糖尿病特点的是( )。
-
- A.容易发生酸中毒
- B.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 C.罕见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 D.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减低
- E.对胰岛素敏感
- 查看答案
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达到解剖复位,半年后骨折仍未愈合,最可能原因是( )。
-
- A.内固定强度不足
- B.骨折处血液循环差
- C.未到愈合时间
- D.未配合药物治疗
- E.功能锻炼不够
- 查看答案
麻醉药品处方的保存期是
-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 查看答案
肛裂的典型表现是( )。
-
- A.肛周暗紫色圆形肿块、有压痛
- B.肛周湿疹或溃疡
- C.无痛性便血
- D.肛周皮肤可见红色乳头状突起,挤压时有脓性液体渗出
- E.疼痛、便血、便秘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