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肠痈诊断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临床表现

(1)初期:腹痛多起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70%~80%的病人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特点,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是本病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上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两侧足三里、上巨虚穴附近(阑尾穴)可有压痛点。一般可伴有轻度发热,恶心纳减,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等。

(2)酿脓期:若病情发展,渐至化脓,则腹痛加剧,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局限性腹皮挛急;或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壮热不退,恶心呕吐,纳呆,口渴,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溃脓期:腹痛扩展至全腹,腹皮挛急,全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似痢不爽;壮热自汗,口干唇燥。舌质红或绛,苔黄糙,脉洪数或细数等。

(4)变症:①慢性肠痈:本病初期腹痛较轻,身无寒热或微热,病情发展缓慢,苔白腻,脉迟紧。或有反复发作病史者,为寒湿挟瘀血凝结所致;②腹部包块:本病发病4~5天后身热不退,腹痛不减,右下腹出现压痛性包块(阑尾周围脓肿),或在腹部其他部位出现压痛性包块(肠间隙、膈下或盆腔脓肿),是为湿热瘀结,热毒结聚而成;③湿热黄疸:本病发病过程中可出现寒战高热,肝肿大和压痛,黄疸(门静脉炎);延误治疗可发展为肝痈;④内、外瘘形成:腹腔脓肿形成后若治疗不当,部分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溃,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脓液从瘘管排出。

2.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初期,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在酿脓期和溃脓期,白细胞计数常升至18×10/L以上。盲肠后位阑尾炎可刺激右侧输尿管,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查和B型超声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的保存期是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不符合1型糖尿病特点的是(  )。

  • A.容易发生酸中毒
  • B.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 C.罕见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 D.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减低
  • E.对胰岛素敏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达到解剖复位,半年后骨折仍未愈合,最可能原因是(  )。

  • A.内固定强度不足
  • B.骨折处血液循环差
  • C.未到愈合时间
  • D.未配合药物治疗
  • E.功能锻炼不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麻醉药品处方的保存期是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肛裂的典型表现是(  )。

  • A.肛周暗紫色圆形肿块、有压痛
  • B.肛周湿疹或溃疡
  • C.无痛性便血
  • D.肛周皮肤可见红色乳头状突起,挤压时有脓性液体渗出
  • E.疼痛、便血、便秘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