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患者,女,27岁。
患者于半月前出现发热微恶寒、咽喉肿痛、肢体酸痛,经抗菌、消炎止痛等处理后,咽喉肿痛消除,但肢体疼痛加重。
现症:四肢肘膝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痛处皮温较高,得冷则舒,微恶风,汗出较多,口渴心烦,纳呆,大便黏腻不下,小便黄。患者平素喜食辛辣。
查体:T37.2℃,P8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痛苦病容,四肢肘膝关节红肿,肤温升高,活动受限,压痛明显,未发现皮下结节及红斑,余未见异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血沉30mm/h;抗溶血性链球菌"O"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片示双膝关节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半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2)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
(3)实验室检查:抗溶血性链球菌"O"阳性;血沉30mm/h;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片示双膝关节正侧位片未见异常。
二、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要点如下。
(1)晨僵至少六小时,病程大于六周。
(2)三个以上关节肿至少六周。
(3)对称性关节肿,至少六周。
(4)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六周。
(5)皮下结节。
(6)手X片改变。
(7)类风湿因子阳性。
以上有四项即可诊断。
而本病多见于青少年,其关节炎特点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少有关节畸形,关节外症状包括有链球菌感染史,发热,心肌炎,环形红斑;血清抗溶血性链球菌"O"滴度升高。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四肢肘膝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痛处皮温较高,得冷则舒,微恶风,汗出较多,口渴心烦,纳呆,大便黏腻不下,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为风湿热痹。
2.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平素喜食辛辣,湿热内生,复感风热,内湿与风热交感,袭于肌表则发热恶寒,风热之邪上攻咽喉,则咽喉肿痛,湿热之邪流注肌肉、关节经脉,故关节红肿热痛;汗出,烦躁,便黏,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
2.中医疾病诊断 痹症。
3.中医辨证诊断 风湿热痹。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2.所选方剂名称 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生石膏12g、知母10g、黄柏10g、连翘15g、桂枝12g、防己15g、杏仁10g、薏苡仁30g、滑石15g、赤芍15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淡饮食,忌辛辣、肥甘,避风寒湿邪,注意休息。
2.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青霉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的保存期是
-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 查看答案
下列不符合1型糖尿病特点的是( )。
-
- A.容易发生酸中毒
- B.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 C.罕见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 D.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减低
- E.对胰岛素敏感
- 查看答案
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达到解剖复位,半年后骨折仍未愈合,最可能原因是( )。
-
- A.内固定强度不足
- B.骨折处血液循环差
- C.未到愈合时间
- D.未配合药物治疗
- E.功能锻炼不够
- 查看答案
麻醉药品处方的保存期是
-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 查看答案
肛裂的典型表现是( )。
-
- A.肛周暗紫色圆形肿块、有压痛
- B.肛周湿疹或溃疡
- C.无痛性便血
- D.肛周皮肤可见红色乳头状突起,挤压时有脓性液体渗出
- E.疼痛、便血、便秘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