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病例摘要】

患者,男,18岁。

患者常因饮食不当或受凉而发生呼吸不畅,喉中痰鸣3年。3天前因劳累受凉,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又发作。

现症:呼吸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闷,咳嗽,痰黄,黏浊稠厚,咯吐不利,汗出,面赤,口苦,不恶寒。

查体:T38.8℃,P98次/分,R22次/分,BP130/80mmHg。发育正常,皮肤湿润有汗,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吸延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白细胞11.2×10/L,中性粒细胞0.85,嗜酸性粒细胞0.07。胸部X线片示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相鉴别。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喉中痰鸣3年。

(2)T38.8℃,皮肤湿润有汗,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吸延长。

(3)白细胞11.2×10/L,中性粒细胞0.85,嗜酸性粒细胞0.07。胸部X线片示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二、西医鉴别诊断

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实际上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长年存在,有加重期,有肺气肿体征,两肺可闻及湿啰音。

此外,本病还需与心源性哮喘等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见呼吸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热蒸炼液成痰,痰热胶结,故痰黄、黏浊稠厚、咯吐不利;痰热郁蒸则胸闷、面赤、口苦、不恶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内盛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 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支气管哮喘。

2.中医疾病诊断 哮病。

3.中医辨证诊断 热哮。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2.所选方剂名称 定喘汤。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麻黄15g、桑白皮10g、黄芩10g、杏仁8g、半夏10g、款冬花10g、苏子10g、白果10g、甘草6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等缓解哮喘发作。

3.急性发作的治疗 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

4.长期治疗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射疫苗及脱敏疗法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的保存期是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不符合1型糖尿病特点的是(  )。

  • A.容易发生酸中毒
  • B.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 C.罕见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 D.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减低
  • E.对胰岛素敏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达到解剖复位,半年后骨折仍未愈合,最可能原因是(  )。

  • A.内固定强度不足
  • B.骨折处血液循环差
  • C.未到愈合时间
  • D.未配合药物治疗
  • E.功能锻炼不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麻醉药品处方的保存期是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E.4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肛裂的典型表现是(  )。

  • A.肛周暗紫色圆形肿块、有压痛
  • B.肛周湿疹或溃疡
  • C.无痛性便血
  • D.肛周皮肤可见红色乳头状突起,挤压时有脓性液体渗出
  • E.疼痛、便血、便秘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