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查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一)尿蛋白
当尿液用常规定性方法检查蛋白呈阳性或定量检查超过150mg/24h者,称为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由于炎症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以致孔径增大,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大量进入肾小囊,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和某些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等。
根据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尿的组分又可分为:①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损害较轻时,以中分子白蛋白为主,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蛋白(IgG、IgA、IgM、补体C),免疫球蛋白/白蛋白清除率<0.1,常见于微小病变型肾病。②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时,尿内出现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尤其是IgG、IgA、IgM、补体C,等大分子量蛋白,免疫球蛋白/白蛋白清除率>0.5,见于各类原发、继发肾小球疾病。判断蛋白尿有无选择性对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2.肾小管性蛋白尿 由于炎症或中毒使肾近曲小管受损而对低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的功能减退所产生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临床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中毒性。肾病(汞、镉、铋等重金属中毒及应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等引起)、肾移植术后及一些中草药如马兜铃、木通过量等。
3.混合性蛋白尿 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称为混合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疾病后期(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累及肾小管,肾小管-间质疾病后期(如炎症、中毒)涉及肾小球,以及全身性疾病同时侵犯肾小球和肾小管(如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等)。
4.溢出性蛋白尿 肾脏滤过及重吸收的功能正常,但由于血液循环中出现大量低分子量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轻链、游离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等可经肾小球滤出,但肾小管不能将其全部重吸收,而随尿排出所致的蛋白尿,称为溢出性蛋白尿。临床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大面积心肌梗死、严重骨骼肌创伤和急性血管内溶血等。
5.组织性蛋白尿 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和肾组织破坏分解的蛋白质及炎症、药物刺激分泌的蛋白质,称组织性蛋白尿。肾脏炎症、中毒时排出量增多。
6.偶然性蛋白尿 又称假性蛋白尿,肾脏以下泌尿道疾病产生大量脓、血、黏液等混入尿中,或阴道分泌物掺入尿中,两者均可引起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二)尿糖
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阴性。当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或血糖正常而肾糖阈值降低时,尿糖定性检测呈阳性,称为糖尿。
1.血糖增高性糖尿 血糖增高性糖尿最常见于糖尿病,也见于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
2.血糖正常性糖尿 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肾糖阈值降低所致的糖尿,又称肾性糖尿。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妊娠等。
3.暂时性糖尿 见于:①生理性糖尿,如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糖后。②应激性糖尿,如精神刺激、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疾病等。
4.其他糖尿
5.假性糖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治疗要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其实质是
-
- A.尊重患者自主性
- B.尊重患者社会地位
- C.尊重患者人格尊严
- D.患者不会作出错误决定
- E.患者提出的要求总是合理的
- 查看答案
不符合慢性炎症的病变是
-
- A.大量纤维素渗出
- B.炎症性息肉
- C.炎性假瘤
- D.多量纤维组织增生
- E.炎性肉芽肿形成
- 查看答案
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两大信息传递系统是
-
- A.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 B.第一信使与第二信使
- C.cAMP与cGMP
- D.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
- E.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
- 查看答案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会导致
-
- A.溶血
- B.红细胞凝集
- C.血液凝固
- D.血沉加快
- E.出血时间延长
- 查看答案
去甲肾上腺素激活α受体后引起舒张效应的部位是
-
- A.冠状血管
- B.皮肤黏膜血管
- C.脑血管
- D.小肠平滑肌
- E.竖毛肌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