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张某2000年7月大学专科毕业后,在某科技发展公司担任总经理秘书;2002年6月调到A出版社某编辑室工作,2003年3月受聘助理编辑职务。
2005年3月底图书质量检查时,张某参与编辑的一部图书《开卷有益》,被发现在抽查的10万字正文中存在错别字5个、标点符号差错10处、知识性差错1处、数字用法不符合国家标准的22处,而该书的内容、设计和印制质量均为合格。
A出版社在2004年的年度选题计划已经备案后,又增补出版从美国引进的《苏联解体前后》一书。由于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于2004年11月被出版行政部门处以警告。张某是这部书的编辑人员之一。
2005年7月,张某报名参加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但未获准许。
问题一:《开卷有益》的编校差错率为多少?其质量应评为哪一级?
问题二:出版《苏联解体前后》一书必须办理哪些手续?
问题三:张某报名参加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未获准许的原因是( )。
A.学历不够
B.工作年限不够
C.从事出版专业工作的年限不够
D.《开卷有益》一书的质量不好
E.距违规出版《苏联解体前后》一书未满两年
问题四:为什么张某报考未获准许的原因是问题三中所列的某项或某几项?
问题五:张某如要应聘“编辑”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等。
A.符合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报考条件后及时报考,并获得合格成绩
B.在副编审指导下写出有关编辑出版的学术论文
C.没有“三年内两次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情况
D.参与编辑的图书至少有一部获得国家级奖项
E.担任助理编辑期间没有连续两年须为不合格图书直接负责的情况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问题一:编校差错率为0.9/10000。质量应评为合格。
按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用法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每次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本题中被发现在抽查的10万字正文中存在错别字5个、标点符号差错10处、知识性差错1处、数字用法不符合国家标准的22处,则总计错9处,编校差错率为9/100000,即0.9/10000。按照规定,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本书编校错差率为0.9/10000,质量应评为合格。
问题二:应该办理的手续有:年度选题计划补报,重大选题备案,引进出版的合同等材料报著作权行政部门审核、登记。
【说明】根据2020年版教材,“专项选题报批制度”已删除。
问题三:C
问题四:C项,具有大学专科学历者要报考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必须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5年,而张某2002年6月才开始从事出版专业工作,至2005年7月还不满5年。
问题五:A、C、E
解析:A项,凡取得中级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受聘担任编辑(技术编辑或一级校对)职务,并在办理注册手续、领取责任编辑证书后,上岗担任出版物的责任编辑(或责任校对、责任技术编辑)。
C项,持有证书的人员在首次登记之后,应每隔三年进行再次登记。有两次年度考核不合格。对该类人员,发证机关要收回其资格证书;出版单位可以将其解聘或调离。
E项,1年内造成3种以上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或者连续2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注销登记,且其3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
- A.形成出版产品的物质资源
- B.出版人力资源
- C.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 D.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
- 查看答案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
- A.著作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有偿允许出版社出版其作品
- B.出版社出版任何作品都应征得其著作权人的许可
- C.著作权许可使用可分为专有许可使用与非专有许可使用
- D.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有地域上的限制
- E.电影制片者如要将已出版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应征得该小说著作权人的许可
- 查看答案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 )未从事出版活动的,由原登记的省级出版主管部门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登记的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
- A.90日
- B.180日
- C.1年
- D.2年
- 查看答案
在我国,出版单位不包括( )。
-
- A.报社
- B.图书馆
- C.期刊社
- D.期刊编辑部
- 查看答案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其中,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等内容。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工作由编辑、印刷、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具有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普及性等专业特点。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职业素质,必须认真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作为出版工作成果的出版物,大体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这六大类出版物应该说是同时产生的。其中,期刊和报纸都是非连续性出版物。它们与图书相比,有很多相区别的特点,如期刊和报纸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内容上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一般可再版或修订等。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