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A出版社副编审王某2006年7月看到张某的《新四军将领传》书稿后,感到内容丰富、故事性强,很吸引人,若出版可有较好效益,便直报社长要求列选。社长看了选题报告后,当即决定将该书列入当年出版计划补报备案,并令王某担任该书责任编辑,抓紧签订出版合同,尽快出版。
两天后,张某与A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并把书稿交王某。王某初审、编辑加工并复审后,经社长签字同意,将书稿连同张某提供的封面设计电子文件和版式设计样张交出版科送印刷厂排版后直接印刷、装订。2006年9月该书出版。C零售书店作为总发行单位统一包销该书。
2007年3月,省新闻出版局组织图书质量检查,发现《新四军将领传》的差错率达万分之六,责令A出版社立即收回。此前,王某于2005年曾因另一本书编校质量不合格而受到通报批评。
问题一:A出版社在《新四军将领传》一书的出版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二:依照出版行政管理规定,省新闻出版局可对A出版社、王某分别给予什么处罚?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问题一:A出版社在《新四军将领传》一书的出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选题未经集体论证,社长个人决定列选。
(2)该选题属应备案的重大选题范围,未申报备案。
(3)王某不能同时担任初审和复审。
(4)书稿的审稿和编辑加工实际上未经复审、终审。
(5)整体设计方案未经三审通过就进入制作流程。
(6)没有经过校对。
(7)没有检查样书。
(8)委托没有总发行资格的零售书店作为总发行单位。
问题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对于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及以上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以根据情节处3万元以下罚款。年新版图书品种有10%以上质量不合格的出版单位,必须进行停业整顿。省新闻出版局可给予A出版社警告(或停业整顿,或吊销许可证),并可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一年内造成三种以上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或者连续两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注销登记,且其三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省新闻出版局可注销王某的出版专业技术资格,责令其三年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
- A.形成出版产品的物质资源
- B.出版人力资源
- C.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 D.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
- 查看答案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
- A.著作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有偿允许出版社出版其作品
- B.出版社出版任何作品都应征得其著作权人的许可
- C.著作权许可使用可分为专有许可使用与非专有许可使用
- D.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有地域上的限制
- E.电影制片者如要将已出版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应征得该小说著作权人的许可
- 查看答案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 )未从事出版活动的,由原登记的省级出版主管部门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登记的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
- A.90日
- B.180日
- C.1年
- D.2年
- 查看答案
在我国,出版单位不包括( )。
-
- A.报社
- B.图书馆
- C.期刊社
- D.期刊编辑部
- 查看答案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其中,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等内容。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工作由编辑、印刷、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具有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普及性等专业特点。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职业素质,必须认真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作为出版工作成果的出版物,大体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这六大类出版物应该说是同时产生的。其中,期刊和报纸都是非连续性出版物。它们与图书相比,有很多相区别的特点,如期刊和报纸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内容上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一般可再版或修订等。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