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35岁,人院前20余天,由于右上后牙反复肿痛,于当地村卫生院局麻下拔除右上8。拔牙术后2天后面部略肿,深部疼痛,向颞部和右上下牙放射痛,渐渐出现张口受限,疼痛日益加重,进食困难,应用青霉素、甲硝唑、氨苄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痛苦表情,检查见右颞部、颧弓下轻度肿胀,张口度1指,上颌结节颊沟处肿胀,轻度压痛,右上8已拔除,创口好,右上7残冠,叩痛(++)。X线片示:右上7根尖区密度减低穿刺检查:颞下间隙穿刺出稠厚黄色脓液,白细胞总数12.0×10/L。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病例分析
(1)诊断:①右侧颞下间隙感染;②右上7根尖周炎。
诊断依据:
1)①拔牙术后2天后面部略肿,深部疼痛,向颞部和右上下牙放射痛,渐渐出现张口受限,疼痛日益加重,进食困难;②检查见右颞部、颧弓下轻度肿胀,张口度1指,上颌结节颊沟处肿胀,轻度压痛,右上8已拔除,创口好,颞下间隙穿刺出稠厚黄色脓液,血象示白细胞总数12.0×10/L。
2)右上7残冠,叩痛(++);②X线片示:右上7根尖区密度减低。
(2)鉴别诊断
1)右侧翼下颌间隙感染:常见为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及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或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消毒不严或拔下颌智齿时创伤过大所致。先有牙痛史,继而出现张口受限、咀嚼及吞咽痛;翼下颌皱襞处黏膜水肿,下颌支后缘稍内侧可有轻度肿胀,深压痛;位置深在,即使脓肿形成,亦难由临床直接触及波动,多需穿刺诊断。
2)右侧咬肌间隙感染:主要来自于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牙槽脓肿或颞下间隙感染的扩散、化脓性腮腺炎的扩散。咬肌间隙感染的典型症状是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伴有明显的张口受限。
(3)治疗
1)脓肿切开:应在脓肿低位,上颌结节外侧前庭黏膜转折处切开,以血管钳沿下颌支喙突内侧向后上分离至脓腔。
2)建立引流:放置橡皮管或碘仿纱条引流,保持引流通畅。
3)换药:每日选用1%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交替反复冲洗,至溢出液清亮为止。根据病情变化确定每日换药次数。
4)右上7扩管,丁香油棉球开放。
5)全身抗菌治疗:静脉点滴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6)待感染控制,择期根管治疗右上7后,全冠修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
- A.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2_0.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B.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2_0_1.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 查看答案
转氨酶的辅酶是
-
- A.磷酸吡哆醛
- B.焦磷酸硫胺素
- C.生物素
- D.四氢叶酸
- E.泛酸
- 查看答案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
- A.碱基缺失
- B.碱基插入
- C.碱基置换
- D.嘧啶二聚体形成
- E.磷酸二酯键断裂
- 查看答案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
- A.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3_0.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B.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3_0_1.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 查看答案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
- A.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4_0.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B.维生素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848/13896774_0_1.gif' alt='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title='军队文职医学类基础综合,真题专项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