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G钢铁有限公司第二炼铁厂于1996年建成投产,集烧结炼铁为一体,拥有450m3高炉3座,110㎡烧结机2台,喷吹煤系统2套,年产铁180×104t、烧结矿280×104t。现有员工1153人。2015年1月23日23时30分,G公司第二炼铁厂2号高炉车间了班召开班前会议,工长尹某布置当班工作并对各岗位提出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23时45分,丁班开始接班,炉前组组长郑某和铁口工刘某、田某进入工作岗位。1月24日0时55分,丁班组织第一次出铁。2时20分,丁班组织第二次出铁。3时53分,丁班组织第三次出铁。5时10分,丁班组织第四次出铁。5时50分,第四次出铁完毕,郑某上泡泥,封堵出铁口,刘某和田某回休息室。6时2分,郑某将铁口泥炮退回,随即到炉前液压站内检查液压设备。6时6分左右,休息室内的刘某、田某听到退炮铃声后,先后走出休息室,做第五次出铁前的准备工作。田某走向炉前主沟(东西走向,东侧为高炉出铁口,西侧为铁水沟除尘设备。炉前主沟长815cm、宽120cm、深100cm)北侧,刘某从出铁平台北侧绕行到西倒检查铁水包是否到位后,走向炉前主沟南侧。6时10分,四某站在炉前主沟北侧边球用钢钎(长162cm,直径5cm,圆柱体空心钢管自制工具)清理沟边留铁时,因用力过猛,身体随惯性前冲,不慎跌入炉前主沟铁水(温度约1500℃)内。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勘查现场、查阅资料、询问有关人员,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及防范整改措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下列关于工业企业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生产的技术要求和安全管理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高温熔融金属和熔渣吊运行走区域设置操作室、会议室时要保持安全距离
- B.吊运铁水、钢水或液渣,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
- C.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吊钩应使用锻造吊钩
- D.使用中的熔融金属罐体和包体每年应至少对耳轴作一次无损探伤检查
- E.起重机械吊钩、板钩、横梁等吊具部件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离线探伤检查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AQ7011):起重机械应按照GB/T606
7.1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吊钩、板钩、横梁等吊具部件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离线探伤检查。高温熔融金属和熔渣吊运行走区域禁止设置操作室、会议室、交接班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澡堂等人员集聚场所;不应设置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的仓库、储物间;不应有液压站、电气间电缆桥架等重要防火场所和设施。危险区域附近的上述建筑物的门、窗应背对吊运区域。炼钢企业吊运铁水、钢水或液渣,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吊钩应使用锻造吊钩。罐体和浇包耳轴加工后应进行探伤检查,探伤的要求应遵守JB/T5000的规定。使用中的熔融金属罐体和包体每年应至少对耳轴作一次无损探伤检查。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造成2人死亡,108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等级为()。
-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查看答案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是()。
-
- A.食品加工公司
- B.建筑施工公司
- C.钟表制造公司
- D.服装加工公司
- 查看答案
根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由( )组织验收。
-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使用单位
- D.安装单位
- 查看答案
甲与某施工企业签订了一份2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的生效时间为2014年5月1日,为了考察甲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合同约定了试用期,则试用期最长截止于()。
-
- A.2014年6月1日
- B.2014年7月1日
- C.2014年8月1日
- D.2014年11月1日
- 查看答案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
- A.3个月
- B.4个月
- C.2个月
- D.1个月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