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华北一座多层商业建筑,地上6层,地下1层,每层层高为3.2m,东西方向长100m,南北方向60m,设置贯穿1-2层的中庭。该地区的冰冻线深度为0.65m。该建筑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建筑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4OL/s,室内消火栓设计量为30L/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流量为30L/s。中庭与周围场所分隔部位设置耐火极为3.0h 的防火卷帘,采用防护冷却系统保护,设计流量为15L/s。市政环状管网接入建室外消火栓系统,管网设计流量为30L/s。

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水泵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水泵房内,扬程为50m,额定流量30L/s。消水泵吸水管直径为DN200,吸水管上设置了管道过滤器,水平管段变径处采用偏心异径管个顶平接;水泵出水管直径为DN150,出水管上设置了直径为100mm的压力表。消火栓系统自高位消防水箱设置在屋顶的水箱间内,采用热浸镀锌钢板建造,最低有效水位距离屋顶的E离为6m,水箱有效容积为18m3。该消防水箱顶部设置人孔,其顶面与水箱间顶部净空为0.9m水箱间内通风良好,并采取了保证冬季不结冰的有效措施。该建筑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道设i在人行道下埋地敷设,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室内管道采用钢管架空敷设。室内消栓箱内配置公称直径为65mm 的有内衬里的水带,长度为25m,并配置了消防水枪。

检测人员对该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系统进行检查,内容如下:

1.对消防水泵直接启泵、备用电源切换启泵、备用泵切换启泵性能进行检查。

2.在阀门出口用压力表检查消防水泵停泵时,水锤消除设施后的压力值。

3.启动屋顶消火栓,消防控制室接收到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低压压力开关动作信号,消火栓启动,屋顶消火栓压力达到0.25MPa,但消防控制室一直未接到流量开关动作信号。

关于该建筑消防水池的设置方案,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

  • A.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为450m3
  • B.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为566m3
  • C.根据最低设置要求,该建筑消防水池应设置成独立的两格
  • D.消防水池设置取水井,取水井连通管距离地面的高度为7m
  • E.水泵启动后,消防水池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时持续报警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D、E
解析

4.3.2-2当市政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所以计入消防水池的室外设计流量为10L/s。所以该建筑的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

10*2*3.6+30*2*3.6+30*1*3.6+15*3*3.6=558m3,设置566m3,满足要求,B正确,A错误。

4.3.6消防水池的总蓄水有效容积大于500m3时,宜设两格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当大于1000m3时,应设置能独立使用的两座消防水池,C正确。

消防水泵启动后低于正常水位时报警应停止,E错误。新版章节练习,考前压卷,完整优质题库+考生笔记分享,实时更新,软件, ,

4.3.7-1储存室外消防用水的消防水池应设置取水口(井),且吸水高度不应大于6.0m,考虑消防车高度为1m,故取水井连通管的标高定为小于等于5m,且管顶低于水池最低有效水位,D错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某五层汽车库建筑高度为 28m,每层建筑面积为 3000 ㎡,设置双车道并按要求设置了消防 设施,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关于汽车库内的安全疏散设 施设置方案正确的是( )。

  • A.汽车库内设置两部封闭楼梯间
  • B.汽车库内仅设置两部普通电梯
  • C.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距离为 5m
  • D.汽车库疏散坡道的净宽度为 5m
  • E.汽车库内楼板的耐火极限为 1.5h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管道的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 )连接。

  • A.焊接
  • B.丝接
  • C.法兰
  • D.螺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以下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需要设置补偿器的是( )。

  • A.湿式系统
  • B.干式系统
  • C.预作用系统
  • D.雨淋系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干粉灭火系统组件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全淹没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装置应设置在防护区外邻近出口或疏散通道便于操作的地方
  • B.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装置应设在疏散通道便于操作的地方
  • C.手动启动装置的安装高度宜使其中心位置距地面1.5m
  • D.所有手动启动装置都应明显地标示出其对应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名称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爆炸性粉尘环境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 )。

  • A.20区
  • B.21区
  • C.10区
  • D.11区
  • E.22区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