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关于财产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正当租用乙的汽车,后使用虚假资料,谎称汽车为自己所有而出卖给丙。甲仅有一个违法行为,仅成立诈骗罪
  • B.刘某来到孙某家嫖娼,事后,刘某离开。孙某穿好衣服起床,打开厚厚的信封,一看竟全是冥币。刘某的行为成立诈骗罪
  • C.林某、罗某窜到工地欲偷柴油未得逞,林某便指着工地山坡果园中的一间房子说∶"听说那边果园的房子里有炸药。"两人将房子砖墙撬开一个洞,钻入房内盗走二号岩石铵梯炸药各一箱。林某、罗某的行为成立盗窃罪
  • D.甲趁便利店店主乙不注意,偷了乙便利店的数码相机一台(价值 5000 元)。随后甲伪装退货,以退货为由,将该数码相机退给乙,从乙处获利退货款 5000 元。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错误,甲实际上既对汽车的所有人乙成立侵占罪,如果认为购买者有财产损失,又对汽车的购买者丙成立诈骗罪。 B项错误。从客观行为方式来看,完全符合诈骗罪的因果进程,刘某也有诈骗的责任,但诈骗罪侵犯的法益是公私财产物,不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另外,刘某骗取的是孙某的性利益,不能用财产价值来衡量,性利益不属于诈骗罪侵犯的法益。故刘某不成立诈骗罪。 C项错误。特殊法条应该优先于普通法条适用。我国《刑法》另外规定了违反枪支、弹药管理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林某、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爆炸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成立盗窃爆炸物罪。 D项正确。甲对于数码相机有非法占有目的,退货是为了获得"对价",成立盗窃罪。 综上,D项当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 A.归王某所有
  • B.归李某所有
  •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 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 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 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 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C.丙在自已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 1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丙向其同学 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丙的行为 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贷罪的想象竞合犯
  • D.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丁的行为构成公司、企业 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彳度证明文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甲公司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 B.若丙公司对变更土地登记行为不服,应当自2008年3月3日起3个月内起诉
  • C.丙公司与某典当行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是本案的审理对象
  • D.对市国土局与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性质,法院可以依法调取证据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门面租赁费
  • B.食品过期不能出售造成的损失
  • C.张某无法经营的经济损失
  • D.停业期间张某依法缴纳的税费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共用题干

  • A.应只对孙某执行撤职处分
  • B.应同时降低孙某的级别
  • C.对孙某的处分期为36个月
  • D.解除对孙某的处分后,即应恢复其原职务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