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减刑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因实施绑架罪,犯罪情节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恶劣,法院对其判处死缓,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七年后,因甲在监狱内完成重大技术革新,法院裁定将甲的刑期减为有期徒刑25年
- B.甲因对15岁女孩实施奸淫行为,并将其杀害,被判处死缓。死刑缓期两年期满后,甲被减为无期徒刑并同时被限制减刑
- C.甲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全部财产。甲在被判没收财产前,提前转移部分财产,其中有赃款赃物。后甲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具有立功表现,可以对其适用减刑
- D.《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其中“实际执行的刑期”应是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并交付执行后,罪犯实际服刑改造的刑期,不包括先前羁押期限折抵的刑期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13条规定,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后,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五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间隔时间和减刑幅度依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执行。据此,限制减刑不等于不能减刑。若满足减刑的实质条件仍有可能减刑,只是有所限制。本项中,甲虽然被限制减刑,但其在服刑期间完成重大技术革新,符合减刑条件,仍可以对其适用减刑。A项正确。
根据《最高法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这里的“限制减刑”是在判处死缓时,同时决定的,而不能在死缓考验期结束后被减为无期徒刑时决定。所以甲在被减为无期徒刑时,才被同时限制减刑是错误的。B项错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3条第2款,对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罪犯,不积极退赃、协助追缴赃款赃物、赔偿损失,或者服刑期间利用个人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等不正当手段意图获得减刑、假释的,不得假释,原则上也不得适用减刑,除非有立功表现。所以,尽管甲之前有不积极退赃行为,但其在服刑期间具有立功表现,仍有可以对其使用减刑。C项正确。
先前羁押期限折抵的刑期根本不是实际执行的刑罚,且无期徒刑没有折抵刑期的问题。再者减刑的根据是受刑人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表现及立功表现.将先前羁押期限折抵的刑期包括在实际执行的刑期中,并不合适。《刑法》在表述第七十八条第二款中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二时,特定使用“实际”二字,也为了排除先前羁押期限折抵的刑期。因此“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包括先前羁押期限折抵的刑期。D项正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
- A.归王某所有
- B.归李某所有
-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 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 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 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 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 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C.丙在自已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 1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丙向其同学 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丙的行为 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贷罪的想象竞合犯
- D.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丁的行为构成公司、企业 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彳度证明文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 查看答案
共用题干
-
- A.甲公司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 B.若丙公司对变更土地登记行为不服,应当自2008年3月3日起3个月内起诉
- C.丙公司与某典当行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是本案的审理对象
- D.对市国土局与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性质,法院可以依法调取证据
- 查看答案
共用题干
-
- A.门面租赁费
- B.食品过期不能出售造成的损失
- C.张某无法经营的经济损失
- D.停业期间张某依法缴纳的税费
- 查看答案
共用题干
-
- A.应只对孙某执行撤职处分
- B.应同时降低孙某的级别
- C.对孙某的处分期为36个月
- D.解除对孙某的处分后,即应恢复其原职务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