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2×20年,甲企业、乙企业、丙企业、丁企业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2×20年1月1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协议,以820万元取得乙企业持有的丙企业2%的股权,同日甲企业向乙企业支付820万元款项,办理完毕产权变更登记手续,另支付手续费1万元。取得丙企业股权后,甲企业根据持有丙企业现金流量特征以及持有丙企业股权投资业务管理模式,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得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

(2)2×20年3月1日,甲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丁企业公开发行的股票1000万股(占丁企业全部股权的3%),当日办理完毕股权变更登记手续,支付价款180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甲企业拟长期持有丙企业股权,故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得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2×20年6月1日,甲企业为进行追加投资,与丙企业签订协议,以支付价款9000万元取得丙企业18%的股权,当日办理完毕产权变更登记手续,甲企业原持有丙企业2%股权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丙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0000万元。甲企业向丙企业董事会派出一名人员对财务和经营管理进行决策,对丙企业具有重大影响。

(4)2×20年12月31日,丁企业股票的价值为1.1元/股,丁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00万元。

(5)2×20年,丙企业按照2×20年6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为2600万元,2×20年丙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0万元。假定甲企业与丙企业不存在内部交易,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根据资料(2)和(4),下列关于甲企业对所持有丁企业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说法中,错误的为( )。

  • A.甲企业对丁企业的股权投资应重新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得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B.2×20年12月31日将持有期间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从其他综合收益转为当期损益
  • C.2×20年12月31日根据丁企业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确认应收股利,并计入当期损益
  • D.对持有的丁企业股权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减值损失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2×20年12月31日,甲企业持有的对丁企业的股权仍应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核算,不应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选项A错误;甲企业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分录为:

借:其他综合收益 702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702(1.1×1000-1802)

其他综合收益不需要转入当期损益,选项B错误;根据丁企业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甲企业应做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股利 60(2000×3%)

  贷:投资收益 60

选项C正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不计提减值准备,选项D错误。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某企业编制“直接材料预算”,预计第4季度期初应付账款为10000元,年末应付账款为8160元;第4季度期初直接材料存量为500千克,该季度生产需用量为3500千克,预计期末存量为400千克,材料单价为8元。则该企业预计第4季度采购现金支出为( )元。

  • A.11160
  • B.29040
  • C.9547.2
  • D.12547.2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商品的两因素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 B.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没有使用价值
  •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 D.商品按价值交换,是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 E.交换价值是相对的,不同的交换对象有不同的交换价值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无形资产寿命进行资产减值测试的说法,错误的有(  )。

  • A.使用寿命确定的,每年都应进行减值测试
  • B.是否进行减值测试,由会计师任意决定
  • C.有减值迹象的,一律进行减值测试
  •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需进行减值测试
  • E.无减值迹象的,一律无需进行减值测试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机器设备价值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一般情况下,同一设备有序清算价值高于快速清算价值
  • B.单独出售的机器设备宜采用清算价值
  • C.原地复用清算价值需要考虑设备安装成本
  • D.作为整体资产组成部分的机器设备宜采用续用价值
  • E.机器设备的快速清算价值不考虑安装、运输费用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存货清查核实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存货的清查盘点,通常由委托人提供存货清单,评估专业人员完成
  • B.必要时可以对存货进行检测和技术鉴定工作
  • C.需要对有无变质、毁损、超储呆滞等情况进行核实
  • D.对于第三方保管的存货,可以采用函证方式进行核实
  • E.委托人存货管理水平好,可以不再抽查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