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省某区域地处中亚腹地,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该区域具有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大于10℃积温为3300℃,年平均降雨量约为88.5mm。地势总体较平坦,地表植被不发育,仅局部有稀疏的梭梭等灌木。戈壁为区域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总面积的38.13%;林地及草地分布较散,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占总面积的33.09%。对照生态弹性度评价指标,该地区具体指标数值见下表,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表 生态弹性度指标体系及计算表

本次评价通过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来分析区域资源承载力状况。
1)计算该区域的生态弹性指数,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该区域进行生态承载力分析评价。
2)简述生态环境承载力中和评价法将评价体系分为几级?分别是什么?
3)本次评价通过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4)若采用“资源与需求差量法”进行区域生态承载力分析,请描述其基本分析思想。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计算该区域的生态弹性指数,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该区域进行生态承载力分析评价。
【正确答案】生态弹性指数=(0.03850×30+0.01284×20+0.03049×10+0.01177×40)+(0.07894+0.03049)×10+(0.05294+0.03530)×10+(0.13035+0.13035)×20+(0.37340+0.07469)×30=22.82。
该区域为不稳定区域,生态系统自恢复能力极差,破坏后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为的强烈干预、能量的持续输入才能得以恢复。
2)简述生态环境承载力中和评价法将评价体系分为几级?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法将评价体系分成三级,即区域生态系统潜在承载力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承载压力度评价三级。
一级评价结果主要反映生态系统的自我抵抗能力和生态系统受干扰后的自我恢复与更新能力,分值越高,表示生态系统的承载稳定性越高;
二级评价结果主要反映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代表了现实承载力的高低,分值越大,表示现实承载力越高;
三级评价结果主要反映生态系统的压力大小,分值越高,表示系统所受压力越大。
3)本次评价通过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本次评价通过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妥当。
理由: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中二级指标体系的目标层为资源-环境承载力,准则层为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指标层为水资源、土地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而本题中并不过多涉及林业、矿产和旅游资源。因此,通过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来分析区域资源承载力状况是妥当的。
4)若采用“资源与需求差量法”进行区域生态承载力分析,请描述其基本分析思想。
【正确答案】资源与需求差量法指:
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可以从该地区现有的各种资源量(Pi)与当前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Qi)之间的差量关系,如(Pi-Qi)/(Qi)。
以及该地区现有的生态环境质量(CBQ1i)与当前人们所需求的生态环境质量(CNQ1i)之间的差量关系,如(CBQ1i-CNQ1i)/(CBQ1i)进行分析和评价。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并注明工程( )。
-
- A.材料生产厂家
- B.保修期限
- C.材料供应单位
- D.合理使用年限
- 查看答案
某工程工作逻辑关系如下表,C工作的紧后工作有( )。

-
- A.工作H
- B.工作G
- C.工作F
- D.工作
- E.工作D
- 查看答案
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
- A.上级部门的批准文件
- B.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
- C.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 D.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 E.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 查看答案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关于建设工程最低保修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
-
- A.地基基础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 B.屋面防水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 C.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 D.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为5年
- E.电气管线和设备安装工程为2年
- 查看答案
利用经济评价指标评判项目的可行性,说法错误的是()。
-
- A.财务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收益率,方案可行
- B.静态投资回收期>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方案可行
- C.财务净现值>0,方案可行
- D.总投资收益率≥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方案可行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