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骨髓穿刺术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穿刺部位选择

(1)髂前上棘 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 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

(2)髂后上棘 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

(3)胸骨柄 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

(4)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戴帽子、口罩常规消毒皮肤,消毒直径约15cm,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度~40度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 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捕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1~2分钟,用胶布加压固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申请输血时核准签字的是

  • A.主任医师
  • B.经治医师
  • C.科室负责人
  • D.副主任医师
  • E.主治医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99年真题)属于医师执业义务的是

  • A.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
  • B.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 C.对医学专业技术有重大突破,作出显著贡献的医师,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 D.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可以责令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 E.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东区卫生局接报后,在本辖区截获一车未经检疫的肉类制品。现场调查资料显示,这批食品购自广宁县某食品厂,拟运往普城市销售,已经途径浦北、普济二县,该厂还存有2000多共建未经检疫猪肉。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对该厂尚存的未经检疫猪肉采取控制措施的卫生行政部门应是

  • A.普东区卫生局
  • B.广宁县卫生局
  • C.普城市卫生局
  • D.浦北县卫生局
  • E.普济县卫生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母婴保健法》规定,对于依法接受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应当给予

  • A.有偿服务
  • B.免费服务
  • C.酌情收费服务
  • D.酌情减半收费服务
  • E.酌情免费服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法定的传染病分为

  • A.甲、乙、丙三类36种
  • B.甲、乙、丙三类34种
  • C.甲、乙、丙三类37种
  • D.甲、乙、丙三类35种
  • E.甲、乙、丙三类38种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