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可燃易燃物质燃烧爆炸特性,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条件,采取有效措施,该措施主要有设备密闭、厂房通风、惰性介质保护、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危险物品隔离储存等。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惰性气体中含氧量不得超过1%
  • B.乙炔设备连接处应尽量采用焊接接头,减少法兰连接
  • C.一般应将可燃气体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1/3 以下
  • D.四氯化碳用于代替溶解脂肪
  • E.设置压力报警器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氮气等惰性气体在使用前应经过气体分析,其中含氧量不得超过2%。A 错;对爆炸危险度大可燃气体(如乙炔、氢气等)以及危险设备和系统,在连接处应尽量采用焊接接头,减少法兰连接,B 正确;通风方法使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浓度不致达到危险程度,一般应控制在爆炸下限1/5 以下。C 错;使用汽油、丙酮、乙醇等易燃溶剂生产,可以用四氯化碳、三氯乙烷或丁醇、氯苯等不燃溶剂或危险性较低溶剂代替。又如四氯化碳用于代替溶解脂肪、沥青、橡胶等所采用易燃溶剂。D 正确;当设备内部充满易爆物质时,要采用正压操作,以防外部空气渗入设备内。通常设置压力报警器,在设备内压力失常时及时报警。E 正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造成2人死亡,108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等级为()。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与某施工企业签订了一份2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的生效时间为2014年5月1日,为了考察甲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合同约定了试用期,则试用期最长截止于()。

  • A.2014年6月1日
  • B.2014年7月1日
  • C.2014年8月1日
  • D.2014年11月1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 A.3个月
  • B.4个月
  • C.2个月
  • D.1个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的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

  •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B.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 C.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D.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建筑法》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内,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

  • A.10日
  • B.15日
  • C.1个月
  • D.2个月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