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向王某借款6 万元,约定6 个月后连本带息归还。此后,周某一直未还款、王某也未要求周某归还。4 年后,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周某归还借款及利息。法院公告传唤周某但其未到庭参加诉讼,也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主张。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本案已过诉讼时效,法院应不予立案
- B.因周某一直未能到庭,法院应延期审理
- C.法院应判决周某偿还王某本金6 万元及借款利息
- D.法院应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民法典。
A 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由此可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时,权利人请求权被阻却,但实体权利并不消灭。其本质就是丧失公力救济权,而非诉权。即使本案诉讼时效届满,但王某符合程序法上行使诉权要件的,人民法院仍得受理。
B 项错误,C 项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本案中,法院公告传唤周某但其未到庭参加诉讼,也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主张。因此,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判决周某偿还王某本金及借款利息。
D 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即法院不应主动释明或提示适用诉讼时效,甚至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由此可知,法院不能主动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故正确答案为C。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 查看答案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
-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 查看答案
《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
-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 查看答案
“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