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学者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成就不是出自“赵宋之世”的是( )。

  • A.泥活字印刷术
  • B.程朱理学
  • C.《清明上河图》
  • D.《天工开物》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赵宋之世”即宋朝(960 年—1279 年),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319 年。在两宋期间,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之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勾勒了华夏文化的发展脉络,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A 项正确,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约400 年。方法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经火烧硬而成泥活字,并用它们在两块铁板上交替排版和印刷。

B 项正确,“程朱理学”由北宋时期的程颢与程颐兄弟创立,最终由南宋时期的朱熹集其大成,故被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有:(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3)存天理、灭人欲。

C 项正确,《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者为北宋画家张择端,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画面内容丰富生动,集中概括地再现了12 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

D 项错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作者为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该著作记述了当时全国各地农业和副业的生产过程及生产经验,被誉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查看答案
多选题

《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