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新增加的乙类传染病是

  • A.艾滋病与钩端螺旋体病
  • B.登革热与炭疽
  • C.布氏杆菌病与梅毒
  •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E.黑热病与流行性感冒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1.《传染病防治法》将37种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其中甲类包括鼠疫、霍乱2种;乙类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等25种;丙类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等10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处理。2.传染病防治指导思想: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3.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职责:①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②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救治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③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责任区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img border='0' alt='' src='http://tp.mxqe.com/data/6/12850360_0.gif'>
  • B.维生素B<img border='0' alt='' src='http://tp.mxqe.com/data/6/12850360_0_1.gif'>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转氨酶的辅酶是

  • A.磷酸吡哆醛
  • B.焦磷酸硫胺素
  • C.生物素
  • D.四氢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引起

  • A.碱基缺失
  • B.碱基插入
  • C.碱基置换
  • D.嘧啶二聚体形成
  • E.磷酸二酯键断裂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img border='0' alt='' src='http://tp.mxqe.com/data/93/12278520_0.gif'>
  • B.维生素B<img border='0' alt='' src='http://tp.mxqe.com/data/93/12278520_0_1.gif'>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img border='0' alt='' src='http://tp.mxqe.com/data/93/12278521_0.gif'>
  • B.维生素B<img border='0' alt='' src='http://tp.mxqe.com/data/93/12278521_0_1.gif'>
  • C.维生素PP
  • D.叶酸
  • E.泛酸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