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关于抢劫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发现其100多元的皮带不见了,隔日在乙宿舍发现其皮带。甲找到乙,问乙皮带来源并说要向单位告发,乙提出私了,但对盗窃皮带一事态度反复。甲打乙两巴掌,称宿舍多次遭盗窃损失约5000元,逼乙写下5000元的欠条,乙当日支付2000元。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B.甲、乙共谋去甲前妻丙家中盗窃财物。两人进入丙家中实施盗窃时,丙认出甲,为防止丙报警,二人使用掐脖、捂压口鼻、绳勒等方法致其昏迷。甲、乙劫得财物,逃离现场时将丙家中的天然气管拔掉,致丙死亡。甲和乙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 C.姚某、沈某、杨某预谋抢劫,劫得张某的工商银行卡1张(内有70000元)。后姚某逼问张某说出该卡的密码,指使沈某从卡内取出现金20000元,后将张某放走。姚某又指使杨某以转账的方式转走卡内资金50000元,因张某报案该50000元被银行冻结而未被取走。姚某等人的抢劫金额为70000元
  • D.甲、乙、丙带着仿真手枪,进入赌场后冒充警察,将仿真手枪指向参赌人员丁、戊,要求丁、戊原地不动,并交出桌上与身上的所有现金,否则把他们全部抓走拘留。甲、乙、丙的行为成立招摇撞骗罪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错误。甲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区分敲诈勒索与抢劫,主要看乙交出财物行为的心理状态,抢劫是被害人迫于暴力或者将要实施的暴力而造成精神上的恐惧,对被害人的控制程度更大,被害人被迫当场交付财物;敲诈勒索则是被害人迫于将要实施的暴力或者毁坏财物、名誉等行为造成精神上的恐惧,出于无奈,被迫当场交付或者事后交付财物或者出让其他财产权利。本题中,系乙盗窃甲财物,事出有因,害怕被告发而交付财物,即甲以要挟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

B正确。甲、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入户盗窃时被发现当场使用暴力,其行为转化为抢劫罪;同时为了防止罪行败露,实施了杀害行为,导致丙死亡,其行为又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依法予以并罚。

C错误。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其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抢劫信用卡后未实际使用、消费的,不计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本题中,姚某等人在劫取到银行卡并得知密码后,并不意味着已经占有了该卡内的全部财物,已经取出的现金20000元属于已被行为人占有的财物,应认定为抢劫数额。而因张某及时报案,银行将该笔款项冻结而未能到账,故该笔50000元并未被行为人实际占有,不宜计入抢劫数额。故姚某等人的抢劫数额为20000元。

D错误。甲、乙、丙的行为成立抢劫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规定:“行为人冒充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抓赌”、“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招摇撞骗罪从重处罚;在实施上述行为中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本题中,甲、乙、丙虽然使用仿真枪指着他人,但是足以让被害人误以为真,进而产生恐惧,还实施了威胁行为(拘留),因此,对于三人的行为应当以抢劫罪论处,不属于持枪抢劫,“持枪抢劫”要求必须是真枪。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 A.归王某所有
  • B.归李某所有
  •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3年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汇票金额10万元,到期日为2013年6月1日,付款行为A银行。2013年3月10日乙公司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公司,并在汇票上记载“丙公司货到验收合格后票据权利转移至丙公司”。汇票一直未被提示承兑,2013年3月15日丙公司工作人员不慎将汇票遗失,2013年3月16日丙公司向A银行通知挂失止付,2013年3月17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2013年3月18日法院决定受理申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乙公司背书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背书行为无效
  • B.背书行为无效,所附条件具有民法上的效力
  • C.背书行为有效,所附条件不具有票据法上的效力
  • D.背书行为及所附条件均具有票据法上的效力
查看答案
多选题

2013年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汇票金额10万元,到期日为2013年6月1日,付款行为A银行。2013年3月10日乙公司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公司,并在汇票上记载“丙公司货到验收合格后票据权利转移至丙公司”。汇票一直未被提示承兑,2013年3月15日丙公司工作人员不慎将汇票遗失,2013年3月16日丙公司向A银行通知挂失止付,2013年3月17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2013年3月18日法院决定受理申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如公示催告期满,无人申报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院应作出除权判决
  • B.经丙公司申请,法院作出除权判决
  • C.除权判决公告之日起,丙公司有权要求A银行付款
  • D.除权判决公告之日起,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另行制作同样的汇票交付自己
查看答案
多选题

2013年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汇票金额10万元,到期日为2013年6月1日,付款行为A银行。2013年3月10日乙公司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公司,并在汇票上记载“丙公司货到验收合格后票据权利转移至丙公司”。汇票一直未被提示承兑,2013年3月15日丙公司工作人员不慎将汇票遗失,2013年3月16日丙公司向A银行通知挂失止付,2013年3月17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2013年3月18日法院决定受理申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如汇票丢失后,丙公司拟采取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公司提供相应担保请求甲公司补发汇票,甲公司拒绝,丙公司有权起诉要求甲公司补发汇票
  • B.丙公司提供相应担保请求A银行付款,A银行拒绝,丙公司有权起诉要求A银行承担票据责任
  • C.丙公司起诉的,应向法院提供相当于汇票金额的担保
  • D.以上都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3年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汇票金额10万元,到期日为2013年6月1日,付款行为A银行。2013年3月10日乙公司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公司,并在汇票上记载“丙公司货到验收合格后票据权利转移至丙公司”。汇票一直未被提示承兑,2013年3月15日丙公司工作人员不慎将汇票遗失,2013年3月16日丙公司向A银行通知挂失止付,2013年3月17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2013年3月18日法院决定受理申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如在公示催告期内,张某持该汇票向人民法院主张自己是票据权利人,汇票上显示丙公司将汇票背书转让给张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院应裁定中止公示催告程序
  • B.法院应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
  • C.法院应在公示催告程序中直接审理张某与丙公司的纠纷
  • D.法院应并案审理张某与丙公司的纠纷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