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高深的研究成果,经由“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解读,被普通人广 泛知晓。意料之外的巨大反响,印证了一个判断:对科研及成果,进行______ 的解读和科普,有可能、更有必要。当然,科研成果也有可能在解读过程中被误 读。比如,像“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到后来竟走样成了“喝苏打水抗癌”。被这些“变形”的说法牵着鼻子走,再怎么批驳、证伪,寻求真相也只能是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俗 缘木求鱼
- B.体贴 事倍功半
- C.细致 贻笑大方
- D.浅显 刻舟求剑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第一空,文段首句论述好懂,强调把高深的东西转换成能弄明 白的语言。B 项“体贴”,如你对我真体贴,强调周到,和由深入浅无关,排除。C 项“细致”,细致的东西不一定容易理解,如细节理解题,仅仅体现细小,排 除。第二空,“被这些‘变形’的说法牵着鼻子走”说明走上不归路,方向、方 法错误,即不能寻求真相,达不到目的,对应 A 项“缘木求鱼”,最初表示跑到 树上去捞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南辕北辙”指行动和 目标相反,是一个人的行为,如欧阳要考公务员,指的是目标,但行为却是天天 打王者荣耀,即南辕北辙,排除。D 项“刻舟求剑”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变通,而文段论述方式和方法不对,排除。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社会涌现了许多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些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也带动和影响了周围一批人。从哲学角度看:
①正能量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②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③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查看答案
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如果说建筑是她的脊梁,环境是她的容貌,那市民的文明素质就是她的________。而文化作为承载文明的基石,特别是当跨越时空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被重新________,转化为现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养成时,那她________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文明,也增强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立足世界的文化底气和骨气。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佩饰演绎赋予
- B.神采弘扬荡涤
- C.灵魂唤起涵育
- D.冠冕阐释秉承
-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统计图回答问题。
1956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为( ?)。
-
- A.198亿元
- B.201亿元
- C.410亿元
- D.420亿元
- 查看答案
一个容器内有若干克盐水。往容器内加入一些水,溶液的浓度变为3%,再加入同样多的水,溶液的浓度为2%,问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
-
- A.1.8%
- B.1.5%
- C.1%
- D.0.5%
- 查看答案
-
- A.100
- B.56
- C.25
- D.0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