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似乎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一条“真理”。然而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这一真理可能并不真。英国研究团队 22 年间对 8087 名 39 岁 到 83 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调查发现糖分摄入量排在这些人中前三分之一的试验 者在接下来的 5 年里患常见心理疾病的概率增加了 23%,因此研究人员认为饮食 中的糖类可能会导致常见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和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断?()
- A.人体摄入糖分之后一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
- B.健康行为、社会人口、饮食因素、肥胖等其他因素未影响研究调查结果
- C.如果长期摄入大量糖分可能导致身体上的肥胖,那也可能引起心理问题
- D.迄今并未发现证据支持容易受抑郁症影响的人倾向于增加糖分的摄入量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选“最能加强”项。论点:饮食中的糖类可能会导致常见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和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论据: 英国研究团队 22 年间对 8087 名 39 岁到 83 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调查发现糖分摄 入量排在这些人中前三分之一的试验者在接下来的 5 年里患常见心理疾病的概 率增加了 23%。论据和论点讨论的话题一致,无搭桥可能性,考虑补充论据。A 项“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不一定会产生“心理疾病”,偷换概念, 排除。B 项“其他因素未影响研究调查结果”,说明排除其他因素的可能性,即没 有其他变量,只有题干的变量,则可以说此变量就是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当选。C 项“长期摄入大量糖分”,题干未提及吃糖的时间长短和数量多少,属于 偷换概念,排除。D 项“没有证据支持”是不明确项,排除。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社会涌现了许多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些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也带动和影响了周围一批人。从哲学角度看:
①正能量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②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③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查看答案
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如果说建筑是她的脊梁,环境是她的容貌,那市民的文明素质就是她的________。而文化作为承载文明的基石,特别是当跨越时空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被重新________,转化为现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养成时,那她________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文明,也增强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立足世界的文化底气和骨气。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佩饰演绎赋予
- B.神采弘扬荡涤
- C.灵魂唤起涵育
- D.冠冕阐释秉承
- 查看答案
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
-
-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查看答案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不动摇、不懈怠、(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 A.不折腾
- B.不改变
- C.不踌躇
- D.不放弃
- 查看答案
目前唯一能替代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并大规模使用的工业能源是( )。
-
- A.太阳能
- B.核能
- C.风能
- D.水能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