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已婚,本科学历,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富足。当年谈恋爱时,其父母曾明确要求她婚后要与他们共同居住,孩子随娘家姓,求助者的男友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求助者结婚后与父母同住。一个多月前求助者顺产一男婴,其父母非常高兴,多次催促报户口,让孩子随求助者的姓。可求助者的丈夫坚决反对,坚持用自己的姓。求助者了解父母的守旧思想,也知道丈夫的自尊心很强,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对今后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后悔生了孩子,有时为小事发脾气,甚至与父母及丈夫吵架。最近有时失眠,食欲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温柔善良,孝顺父母,懂事听话,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
- A.一般心理问题
- B.精神病性问题
- C.严重心理问题
- D.神经症性问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临床资料整理与评估概念的掌握情况。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可分为心理症状和生理症状,其中心理症状有:内心苦恼、烦躁、后悔和易激惹;而生理症状有:失眠、食欲下降。选项A的动机冲突是指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排斥的动机,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动机冲突一般有三种形式:(1)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3)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在本案例中,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由于生了男孩子,因此,在孩子姓名问题上面临双重趋避冲突:一方面,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另一方面,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选项C在案例中没有提及。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临床资料整理与评估的掌握情况。社会功能主要针对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因此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标志是“与父母及丈夫吵架”。选项A的“后悔生孩子”和选项D的“内心苦恼压抑”均是求助者的心理症状,不属于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范畴。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病因识别的掌握情况。在探寻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时,可以从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和心理学因素三个方面考虑。在本案例中,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由于生了男孩子,在孩子姓名问题上面临双重趋避冲突:一方面,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对今后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生了男孩子、父母要求随娘家姓和丈夫的坚决反对。选项D的孝顺父母亲是求助者的人格(个性)特征。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病因识别的掌握情况。在探寻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时,可以从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和心理学因素三个方面考虑。在本案例中,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由于生了男孩子,在孩子姓名问题上面临双重趋避冲突:一方面,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另一方面,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因此,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心理学因素可以总结为担心与父母或丈夫一方产生矛盾。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是在孩子姓名问题上面临双重趋避冲突:一方面,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另一方面,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的掌握情况。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求助者面临双重趋避冲突,时间为近期(一个多月前),心理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故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而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由于该求助者有主动求治愿望,自知力正常,故亦可排除选项B的精神病性问题。此外,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孩子姓名这一现实因素引发,故亦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有效咨询目标基本要素的掌握情况。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以下要素:(1)具体;(2)可行;(3)积极;(4)双方可以接受;(5)属于心理学性质;(6)可以评估;(7)多层次统一。在确立咨询目标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将近期咨询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因面临双重趋避冲突而苦恼、烦躁。因此,咨询师可以给求助者制定的近期咨询目标是解决求助者的心理冲突。远期目标(最终目标)则是健全求助者的人格,促进求助者的全面发展。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有效咨询目标基本要素的掌握情况。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以下要素:(1)具体;(2)可行;(3)积极;(4)双方可以接受;(5)属于心理学性质;(6)可以评估;(7)多层次统一。在确立咨询目标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将近期咨询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因面临双重趋避冲突而苦恼、烦躁。所以,咨询师可以给求助者制定的近期咨询目标是解决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所以,咨询思路应该围绕解决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展开。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咨询关系建立的掌握情况。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而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咨询态度不是单纯的工具或手段,而是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尤其在咨询理念上,心理咨询师务必理解并接纳求助者。它包含的五种要素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对孩子起名这个问题上的应有态度是尊重求助者的决定,从而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可使求助者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此外,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又必须保持中立,因此,对父母和丈夫各自的立场应表示“理解”。这里的“理解”,是最中立化的和非评判性的态度,表明咨询师在这个问题上既非支持者也非反对者。从心理学角度看,“理解”只说明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发生的规律性或必然性有了肯定的看法,而对其社会效应和其他后果仍持一种保留态度。所以,这种表态既不破坏会谈气氛,又为后来的帮助指导留有余地。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咨询关系建立的掌握情况。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而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咨询态度不是单纯的工具或手段,而是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它包含的五种要素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应该“无条件尊重”求助者,从而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可使求助者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为了恰当地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咨询师应着重理解和掌握尊重的含义:(1)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2)尊重意味着平等;(3)尊重意味着礼貌;(4)尊重意味着信任;(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6)尊重意味着真诚。指导作为对求助者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咨询技术,是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应保持中立的原则,并尊重求助者在孩子起名问题上的决定。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
- A.公道的行为
- B.公道的制度
- C.公道的机会
- D.公道的品德
- 查看答案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自考本科毕业生。因与父母有矛盾,前来求助。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求助者:我最近一个月特烦。
心理咨询师:你能对我详细讲讲烦恼的原因吗?
求助者:老爸老妈结起伙来整天追着我说个没完,本来我就心烦,现在就更烦了。
心理咨询师:你的父母向你说些什么呢?
求助者:嫌我不出去找工作,晚上上网,白天睡觉。
心理咨询师:噢,他们嫌你不出去找工作,嫌你晚上上网白天睡觉,由于整天说个没完,搞得你心里很烦,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呀。你说,就这样谁能不烦?
心理咨询师:你因何不出去找工作呢?
求助者:我找过,但是都不合适,我看好的单位都不要我。我原先是学计算机的,总不能让我去扫大街、看大门吧?
心理咨询师:你最近一次找工作是在什么时间?
求助者:大约两年前。
心理咨询师:看来你并不着急找工作啊!
求助者:谁说我不着急?我着急我自己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来一直没有行动?两年时间了,你一直在家里待着靠爸爸妈妈养活,爸爸妈妈说你几句你还烦,你太有问题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啃老族”?
求助者:(沉默)······-
- A.违背价值中立原则
- B.背离心理咨询方案
- C.未能保护对方隐私
- D.帮助指出认知误区
- 查看答案
案例八: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情绪问题,心情一直不好前来咨询。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总是说自己自卑感很强,你能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自卑吗?
求助者:我的父母都是工人,文化水平只有初中,而我寝室好几位同学的父母是大学教授,我很羡慕他们有这样的父母。
心理咨询师:你父母是工人,学历不高,这使你感到自卑,还有什么原因吗?
求助者:我己经大学二年级了,还没有男朋友。看到校园内一对对的恋人,我心里羡慕,可眼睛却不敢看人家,觉得惭愧,我心里觉得很难过。
心理咨询师:同学都谈恋爱了,可是你还没有,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求助者:嗯,是的。
心理咨询师:还有么?
求助者:还有,上学期我没获得奖学金,觉得很难为晴。我差一点也可以评上奖学金了。看到那几位获得奖学金的同学,我感到自己很没用。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上有几位同学获得了奖学金?'们班共有多少同学?
求助者:有8位同学获得奖学金,共有31位同学。
心理咨询师:还有哪些让你自卑的?
求助者:(停顿一会儿)
好像就这些。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班上同学中有多少来自于农村、乡镇?多少同学的父母是小学文化水平甚至更低?这些同学都要自卑?女同学中有男朋友的可能还是少数,没有男朋友的人是个个都不行么?班上多数同学没得奖学金,他们都要抬不起头来?
求助者:(沉默了许久;然后点点头)
我一直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仔纽罗列一下,特别是您这么一分析,觉得确实也没什么。我一直都没好好地理理原因,反而总让自卑困扰着。在这样的心情下,看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越这样想就越觉得自己不行。
心理咨询不应该以求助者的()。单选
-
- A.情绪改变
- B.行为改变
- C.快乐满足
- D.认知改变
- 查看答案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媳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感情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生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生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
,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生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忙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
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多选
-
- A.间接询问
- B.直接逼问
- C.开放式询问
- D.封闭式询问
- 查看答案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
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
求助者:还不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恼,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
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
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
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都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
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您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多选
-
- A.头疼
- B.睡眠问题
- C.头晕
- D.食欲下降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