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5岁,汉族,某国企部门经理。

求助者自述:我在国外工作,利用回国探亲期间来做咨询。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受到了父母传统的教育。家境贫寒的我从小就懂得凡事要靠自己,所以我从小很努力,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我没有回到家乡,而是选择了一家国企。那里条件很好,我不到30岁就当上了部门经理,还娶了妻,生了子。应该说我是幸运的,也应该感到幸福,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几年前我们公司在国外承包了工程,我被派到国外任项目经理,这是让人羡慕的职位。两年前我在国外期间,母亲生病住院,我在国外赶工期无法回来照顾,母亲的去世让我有永久的伤痛和歉疚。我想辞去工作回到国内照顾父亲和妻子孩子,但总公司领导非常诚恳地挽留,让我难以推却。毕竟在国外工作有许多补贴,经济收入比国内高出一大块,如果留在国外,我也有经济能力帮助父亲和弟弟妹妹,毕竟我是家中的长子,有责任、有义务照顾他们。我和妻子是自由恋爱的,结婚多年来,她一直支持我的工作,但越是这样,我越觉得对不起她。但挣钱和照顾家庭实在两难啊!我孩子明年就考中学了,我知道这一年非常关键,但我身在国外,无法顾及孩子。我有时也想,自己在国外辛辛苦苦,何必呢?我真想什么都不管了,干脆回国算了,但又实在难以舍弃在国外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因此我在国外过得很寂寞,心情也不好。我很想不再为这些事烦恼,很想生活得快乐些,但根本无法摆脱。我现在硬着头皮上班,可能有半年多时间了,我经常觉得头晕、心慌、憋气,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体重下降了1 0多斤,晚上睡不着,经常做噩梦,有时很早就醒了。我感觉这些年人就像丢了魂,总是高兴不起来,没有什么是真心想干的,对事物也不感兴趣,很容易忘事,时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焦虑、抑郁”。家人同事都很关心我,要我减轻压力。我现在是能不上班就不上班,朋友、同事间的来往能推就推,就连回国探亲也远没有以前积极了,体育锻炼也放弃了。现在全部心思在这件事上,常常有莫名其妙的担心,担心自己,担心家人,几年来我内心非常痛苦、非常烦。我应该享受生活,不应该痛苦地活着,请您一定要帮助我。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均为农民,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家教比较严格。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优秀。在国企任职,工作努力、勤奋,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有3年余吸烟史,近来吸烟量明显增加,偶有酗酒。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一、简述该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损情况。

二、该案例可以考虑哪些初步诊断?

三、简述求助者存在的主要心理冲突及其类型。

四、在本案例咨询中如何理解与实践价值中立原则。

五、在本案例咨询中,应该如何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六、对该求助者可积极关注的方面有哪些?

七、按照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师将致力于促进求助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在哪些方面?

八、在该案例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应该在自身的非言语行为上注意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一、答: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求助者目前“能不上班就不上班,朋友、同事间的来往能推就推,就连回国探亲也远没有以前积极了,体育锻炼也放弃了”,其社会功能受损情况属于中度受损。

二、答:该案例可以考虑如下初步诊断:

1.抑郁发作(抑郁症)。

诊断依据:

心境低落或悲伤:“人就像丢了魂,总是高兴不起来”;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没有什么是真心想干的,对事物也不感兴趣”,“能不上班就不上班,朋友、同事间的来往能推就推,就连回国探亲也远没有以前积极了,体育锻炼也放弃了”;

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很容易忘事”;

睡眠障碍:“晚上睡不着,经常做噩梦,有时很早就醒了”,而早醒是抑郁发作较典型的症状;

食欲下降、体重降低:“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体重下降了1 0多斤”;

非典型的表现如易激惹:“时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过度饮酒:“近来吸烟量明显增加,偶有酗酒”。

求助者以上各种症状出现的时间为半年左右,符合抑郁症症状至少持续2周的病程要求,故可以考虑抑郁发作(抑郁症)的诊断。

(该求助者抑郁症状持续的时间为半年左右,而抑郁神经症病程至少要持续两年,故不能诊断为抑郁神经症。)

2.焦虑神经症。

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定标准:该求助者病程半年,记2分,精神痛苦程度为重度(自己无法摆脱),记3分,社会功能评定为中度受损,记2分,总分7分,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评定大于3个月,神经症诊断成立。求助者以焦虑的情绪体验(常常有莫名其妙的担心,担心自己,担心家人)以及焦虑的躯体症状(头晕、心慌、憋气)为主要表现,并为此痛苦。求助者平素身体健康,到医院检查为“焦虑、抑郁”,即排除了躯体疾病,故可以考虑焦虑神经症的诊断。

3.严重心理问题

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由现实因素(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激发,并体验着痛苦情绪;病程半年,时常出现莫名其妙地发脾气等短暂失去理性控制的行为,依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工作、生活、社会交往有明显影响,反应内容充分泛化,故可以考虑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三、答:求助者目前面临回国与不回国(或者说是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在国外工作的好处是“有许多补贴,经济收入比国内高出一大块,有经济能力帮助父亲和弟弟妹妹”。不好的方面是“母亲病重、去世,自己都没能回来照顾,留下终身遗憾;孩子明年就考中学了,这一一年非常关键,但我身在国外,无法顾及孩子;结婚多年来,妻子一直支持我的工作,觉得对不起妻子”。回国工作能够照顾家人,但收入减少、愧对领导的信任。回国与不回国两者都各有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因此,求助者存在的主要心理冲突类型是双重趋避式冲突。

四、答: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非评判性观点,指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表示理解,同时不予以评价,不掺杂个人的情绪与观点。在心理咨询的全部过程中,咨询师对咨询中涉及的各类事件均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对于求助者“母亲病重、病危都不回国照顾、常年不能陪伴妻子、帮助孩子”,“能不上班就不上班,朋友、同事间的来往能推就推,不积极回国探亲,放弃体育锻炼”,以及“吸烟、酗酒”等问题都应保持中立性态度,并且可以用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的“理解”一词表达自己的态度。

五、答: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应以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六、答:在本案例咨询中,对该求助者可积极关注的方面有:工作努力、勤奋;愿意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能认识到自己对母亲、妻子、孩子有愧疚;不愿辜负领导的信任;有摆脱内心痛苦的愿望、主动求助。

七、答: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1.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2.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3.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

4.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

5.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八、答:在该案例咨询中,咨询师在自身的非语言行为上应注意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声音特质、空间距离、衣着以及步态等内容,力求使自己的非语言行为达到加强言语、配合言语、实现反馈、传达情感等作用。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 A.公道的行为
  • B.公道的制度
  • C.公道的机会
  • D.公道的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 A.体验自由感
  • B.潜意识意识化
  • C.建立好习惯
  • D.消除自我失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 A.容易回忆往事
  • B.孤独感降低
  • C.安全感增加
  • D.趋于激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 A.无法接受女儿的婚外感情
  • B.女儿必须听我的话的绝对化要求
  • C.无力劝阻女儿恋爱的无奈
  • D.女儿恋爱后气愤伤心但无能为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单选

  • A.l~2 分
  • B.2~3 分
  • C.3~4 分
  • D.6 分以上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