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半年来,求助者家楼上邻居一个小孩经常在地板上玩滚球,总是敲得地板咚咚响。求助者在家学习,准备出国留学,经常是看书看得正入神,突然被楼上的声音打断思路,书就再也看不下去。求助者因此很生气,并伴有紧张、焦虑。现在只要一听到响声就等着下一声响,只要楼上有一点动静就紧张,感到痛苦,明显地影响了学习。爸爸妈妈建议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由爷爷、奶奶带大,上小学后才回到父母身边。一个月后就要去国外留学。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希望得到什么帮助呢?
求助者:我就是害怕楼上的声响。
心理咨询师:楼上的声响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求助者:它让我心烦,焦虑,什么也干不了。
心理咨询师:如果你非常投入地去做一件事,你还会注意这些声音吗?
求助者:我就是集中不了精神去干事。
心理咨询师:集中不了精神去干事是有原因的,如果你能谈得更细一点儿或许会让自己的思路清晰些,能说说吗?
求助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以前我妈妈睡觉的时候,只要一听到我轻轻的走路声,她就会被惊醒。(求助者说着说着,眼圈红了。)
心理咨询师:可以看出,你很孝顺,你的这些表现有可能是出国前的焦虑,同时也有对妈妈的牵挂。
求助者:(点点头,眼圈更红了。)
心理咨询师:我很理解你,你这个年龄就要去遥远的国度留学,这种焦虑是很正常的,你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幼年的分离经历已深深地埋在了你的心里,你可以向你父母表达你对他们的爱,你会知道他们也同样深爱着你。通过彼此心与心的交流,你的焦虑情绪会得到释放和缓解的。
求助者:(沉默,凝视窗外。)心理咨询师:如果你尝试着解决问题,你就能够摆脱痛苦。
- A.诊断阶段
- B.测验阶段
- C.咨询阶段
- D.巩固阶段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提问方式【试题解析】心理咨询中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两个考察角度:一是初诊接待阶段了解求助者求助问题或动机的询问方式——直接逼问与间接询问;二是咨询中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初诊接待阶段的询问方式直接逼问与间接询问的区别在于:直接逼问是直接询问求助者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事、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是一种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问话方式,比较生硬和咄咄逼人,可能会给求助者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建立咨询关系;间接询问的方式是咨询师通过询问求助者自己能为求助者做什么或提供什么帮助的方式来间接、委婉地了解求助者的咨询动机,较为温和和令人放松,不会对求助者造成压力,便于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咨询活动的开展。题干中的询问方式是明显的间接询问。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的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主要用于搜集资料,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无法简单回答,类似于问答题或论述题,可以尽可能多的搜集信息,往往使用“怎样、如何、是什么、什么、愿不愿、能不能”等方式展开;封闭式提问主要用于咨询中明确问题、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提出问题需要明确回答,一般有预设答案,类似于选择题,经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行不行”等方式进行。题干中的提问方式是开放式的。故本题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试题解析】该求助者没有出现明显的躯体症状,主客观统一,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所以可以排除躯体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该求助者后来“只要听到楼上的响声就等着下一声”,心理冲突已经与现实处境关系不大,也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心理冲突已经变形,超出一般和严重心理问题的范畴,因此初步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技术【试题解析】该段话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原理对求助者产生的问题实质和过程的分析和解释,所以属于解释技术;后面又对求助者可以如何解决问题给出了建议,属于指导技术,这两者同为内容表达;内容反应是对求助者表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馈,如“你这个年龄就要去遥远的国度留学”、“你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长大”;面质是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本段话中均没有出现。答案为BCD。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的态度【试题解析】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需要通过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态度来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故本题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方法的选择【试题解析】心理咨询中咨询方法的选择可以针对求助者的症状,也可以针对求助者的病因。案例中的求助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焦虑情绪,可以选择系统脱敏疗法和放松疗法来缓解焦虑情绪;注意力分散,可以选择阳性强化法在求助者能够集中注意力时予以奖励和肯定,从而使注意力集中的行为表现增多。求助者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对出国的焦虑和对妈妈的牵挂,由于求助者自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和父母分离,所以出国的离别又唤起了幼年因分离焦虑带来的痛苦,在认知上是一种过分概括,因此可以选择合理情绪疗法来改善情绪、改变错误认知。故本题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沉默的类型【试题解析】该求助者是在咨询师对其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和解释并给出了建议之后沉默的,这种分析较为符合求助者的情况,因此不属于对咨询师或咨询师的话不信任的怀疑型,也非不知从何说起、不知说些什么、不知咨询师问的什么的茫然型,更非对咨询和咨询师产生对立的反抗型,而属于正在对咨询师的话进行回味、体验和思考的思考型。故本题答案为B。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技术【试题解析】咨询师说“集中不了精神去干事是有原因的,如果你能谈得更细一点或许会让自己的思路清晰些,能说说吗”是引导求助者就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深入分析一下原因,并给出建议让求助者谈得更细一点,这是明确的指导,也是咨询师站在专业角度上的内容表达。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袒露自己的情感体验,自我开放是咨询师分享自己的经验,提出建议属于指导技术的一种类型,但提出建议并非单独的技术,因此答案为内容表达,故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阶段的划分【试题解析】咨询阶段划分为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和巩固阶段。故本题答案选ACD。
【考察重点】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试题解析】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诱因。所以诱发因素一般指引起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本案例中主要是求助者楼上的响声,答案选B。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技术【试题解析】鼓励技术是咨询师通过语言等对求助者进行鼓励,鼓励其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咨询师的这句话就是鼓励求助者进行改变以便摆脱痛苦。具体化技术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使用的概念、体验到的情感及经历过的事情,合理化是精神分析理论中防御机制的一种,建议不是一种单独的心理咨询技术。故本题答案为D。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
- A.公道的行为
- B.公道的制度
- C.公道的机会
- D.公道的品德
- 查看答案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自考本科毕业生。因与父母有矛盾,前来求助。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求助者:我最近一个月特烦。
心理咨询师:你能对我详细讲讲烦恼的原因吗?
求助者:老爸老妈结起伙来整天追着我说个没完,本来我就心烦,现在就更烦了。
心理咨询师:你的父母向你说些什么呢?
求助者:嫌我不出去找工作,晚上上网,白天睡觉。
心理咨询师:噢,他们嫌你不出去找工作,嫌你晚上上网白天睡觉,由于整天说个没完,搞得你心里很烦,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呀。你说,就这样谁能不烦?
心理咨询师:你因何不出去找工作呢?
求助者:我找过,但是都不合适,我看好的单位都不要我。我原先是学计算机的,总不能让我去扫大街、看大门吧?
心理咨询师:你最近一次找工作是在什么时间?
求助者:大约两年前。
心理咨询师:看来你并不着急找工作啊!
求助者:谁说我不着急?我着急我自己知道。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来一直没有行动?两年时间了,你一直在家里待着靠爸爸妈妈养活,爸爸妈妈说你几句你还烦,你太有问题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啃老族”?
求助者:(沉默)······-
- A.违背价值中立原则
- B.背离心理咨询方案
- C.未能保护对方隐私
- D.帮助指出认知误区
- 查看答案
案例八: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情绪问题,心情一直不好前来咨询。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总是说自己自卑感很强,你能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自卑吗?
求助者:我的父母都是工人,文化水平只有初中,而我寝室好几位同学的父母是大学教授,我很羡慕他们有这样的父母。
心理咨询师:你父母是工人,学历不高,这使你感到自卑,还有什么原因吗?
求助者:我己经大学二年级了,还没有男朋友。看到校园内一对对的恋人,我心里羡慕,可眼睛却不敢看人家,觉得惭愧,我心里觉得很难过。
心理咨询师:同学都谈恋爱了,可是你还没有,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求助者:嗯,是的。
心理咨询师:还有么?
求助者:还有,上学期我没获得奖学金,觉得很难为晴。我差一点也可以评上奖学金了。看到那几位获得奖学金的同学,我感到自己很没用。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上有几位同学获得了奖学金?'们班共有多少同学?
求助者:有8位同学获得奖学金,共有31位同学。
心理咨询师:还有哪些让你自卑的?
求助者:(停顿一会儿)
好像就这些。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班上同学中有多少来自于农村、乡镇?多少同学的父母是小学文化水平甚至更低?这些同学都要自卑?女同学中有男朋友的可能还是少数,没有男朋友的人是个个都不行么?班上多数同学没得奖学金,他们都要抬不起头来?
求助者:(沉默了许久;然后点点头)
我一直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仔纽罗列一下,特别是您这么一分析,觉得确实也没什么。我一直都没好好地理理原因,反而总让自卑困扰着。在这样的心情下,看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越这样想就越觉得自己不行。
心理咨询不应该以求助者的()。单选
-
- A.情绪改变
- B.行为改变
- C.快乐满足
- D.认知改变
- 查看答案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媳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感情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生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生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
,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生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求助者:有啊。
心理咨询师:那她们都觉得自己的婆婆瞧不起自己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婆婆没帮忙带孩子,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婆婆是瞧不起您呢?
求助者:……(沉默)
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多选
-
- A.间接询问
- B.直接逼问
- C.开放式询问
- D.封闭式询问
- 查看答案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
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
求助者:还不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恼,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
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
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
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都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
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您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多选
-
- A.头疼
- B.睡眠问题
- C.头晕
- D.食欲下降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