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某三级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5+300,双向两车道,路面结构形式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此三级公路已发展为重要的旅游支线公路。通车10年后,路面发生局部网状开裂、纵向裂缝等病害。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采用探地雷达、(C)对水泥混凝土板的脱空和结构层的均匀情况、路面承载能力进行检测评估。

设计单位根据检测评估结果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改造方案设计。经专家会讨论,改造路面的结构形式决定采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押题密卷,2022年监理工程师《交通案例分析(公路工程)》押题密卷1

事件1:改造路段中的K1+000~K1+600为滑坡、落石等不良地质路段,施工单位针对此路段的边坡防护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对边坡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论证。

事件2: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颗粒粒径满足要求并压实后,施工单位用智能洒布车均匀洒布乳化沥青做透层。洒布施工中发现局部有花白遗漏现象。

事件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了梯队作业,前后间距8m,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压实,初压温度为1000C。

事件4: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装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弯沉值、渗水系数、摩擦系数、构造深度、中线平面偏位、纵断高程、宽度、横坡、马歇尔稳定度进行了实测。

1.写出图4中A、B以及背景资料中C的名称。

2.事件1中,施工单位针对不良地质路段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针对事件2中的花白遗漏处应如何处理?透层油还可选择哪些类型的沥青?

4.作为监理工程师,指出事件3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5.补充事件4中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的实测项目。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图4中A为路肩;图4中B为边沟;背景资料中C的名称为弯沉仪。

2.(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

(3)分部分项工程影响安全的风险源分析及相关预防措施,包括组织保障、安全技术措施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设计计算书和设计施工图等设计文件。 (5)施工准备。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6)施工部署。包括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要点。 (7)人员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等要求。

(8)施工控制。检查验收、安全评价、预警观测措施。

(9)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

(10)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包含项目负责人轮流带班生产方案

3.事件3中的路面存在花白遗漏处应人工补洒。

  事件3中的该路面透层油还可选择的有:液体沥青和煤沥青。

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了梯队作业,前后间距8m,是错误的,前后间距应为10-30m。

  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压实,初压温度为1000C。是错误的。应该是: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静压),初压温度不应低于1200C。

5.事件4中,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的实测项目还有:压实度、厚度、矿料级配、沥青含量。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 A.相关图法
  • B.树枝图法
  • C.排列图法
  • D.直方图法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 A.勘察报告编制深度
  • B.勘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
  • C.与勘察标准的符合情况
  • D.勘察人员资格和业绩情况
  • E.勘察工作概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了进度偏差。经分析该偏差仅对后续工作有影响而对总工期无影响。则该偏差值应()。

  • A.大于总时差,小于自由时差
  • B.大于总时差,大于自由时差
  • C.小于总时差,小于自由时差
  • D.小于总时差,大于自由时差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措施中,对建设单位提出应急赶工给予赶工费用补偿的属于()措施。

  • A.合同
  • B.组织
  • C.经济
  • D.技术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建设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计划评审技术(PERT)、图示评审技术(GERT)、风险评审技术(VERT)、关键线路法(CPM)等均属于非确定型网络计划
  • B.网络计划能够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C.通过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可以找出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 D.通过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可以明确各项工作的机动时间
  • E.网络计划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优化和调整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