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若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则说明其道德发展处于()。
- A.避罚服从取向阶段
- B.“好孩子”阶段
- C.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 D.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是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考查。A选项,他律道德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B选项,“好孩子”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C选项,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为“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D选项,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持社会秩序而经大众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范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本题应选C。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 查看答案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 A.十五大
- B.十四大
- C.十三大
- D.十二大
- 查看答案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的课程理论是( )。
-
- A.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 B.经验主义课程论
- 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 D.存在主义课程论
- 查看答案
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
- A.道德信念
-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 C.价值内化
-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 查看答案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