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必由之路】

2022年3月5日,党和国家领导热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团结奋平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等五个"必由之路"。

(1)小明和同学们围绕五个"必由之路"进行了交流,请你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小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手的基础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出台了诸多措施,如①________。

小亮:创新、②_______、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

小李:全面从严治党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贯彻从严治党、反腐倡廉,青少年也可以有所作为,如③__________。

【世界大势】

全球经济正经历自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的转型,从"远景五国"到"新钻十一国"(Next—11),一大批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随着美国针对中俄的战略竞争全面展开,日本进一步与美国实现"战略捆绑",欧盟的"战略自主"倾向和印度的战略调整方向愈发引起各界关注。

(2)上述材料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请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念兹在兹】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乡村振兴建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促进人民有效社会泰与,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民主法治基础"。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有哪些?

(4)国家通过诸多政治制度切实保障公民政治权利。请你任选一项进行介绍。

【国之大者】

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票价最低仅1元……如今,全国有81对公益性授火车开行在大山深处,覆盖21个省区市,经停530座车站。走亲访友、工作往返、求医问诊…绵延铁路线上的"赶集车""上学车""通勤车",也是乡村振兴之路上的"致富车""连心车""团结车",宋起城乡联系的桥梁,栽着满满的温暖,驶向幸福生活。

(5)结合材料,请以"心怀'国之大者',用实干书写青春答卷"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体同验,写出你的感悟。字数在100字左右。

内容要求;①简述个人梦与国家梦的关系;②发你的感想;③联系青少年实际。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1)①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等。 ②协调。 ③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通过行使监督权,积极参与反腐;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检举揭发腐败行为;等等。    

(2)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答: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等等。    

(3)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写出两个即可。例答: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4)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例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只要学生根据内容要求作答,观点正确即可。例答:个人梦与中国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可以为个人梦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条件,奠定更好的基础,而个人梦的实现又可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等。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作为青少年,我们要积极关切民生问题,锤炼品德,心怀“国之大者”,用实干书写青春答卷,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解析
暂无解析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按要求作文。

请以“这美好,让我沉浸其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父亲和我的时代

①父亲很爱干净,干活后回到家,总倒上半盆水,洗头发和脸。为了省钱,他总是用洗衣粉,说洗衣粉洗得干净。但自从母亲去世后,刚五十出头的他顿时变得像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泡沫,不再用洗衣粉洗头发了,衣服脏了也不再换洗,整个人黑乎乎脏兮兮的,看上去比六十岁的人都老。

②突然一天,父亲让我给他买了部智能手机。过了段日子,父亲又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视频。视频里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褪了色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父亲捧着一捧黑乎乎的肥,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父亲的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而且我的老家除了些粮食,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再一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想糊弄过去。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⑤很快,下面跟了些五花八门的评论,但没有一点要买东西的迹象,甚至还有亲戚语重心长地劝我别让父亲种地了,让我把他接到城里。我后悔转发这条视频,一条都没有去回复。结果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我好奇父亲怎么知道我没有给别人回复,结果发现老家的那些同学和亲戚们居然都是父亲的微信好友,而且他们每个人都转发了父亲的视频。父亲在每一个人转的视频下都点了赞,还说谢谢。看着父亲邋里邋遢的样子出现在一个又一个熟人的朋友圈中,我脸有些发烫。

⑥过了几天,父亲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果然,父亲让我把他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这怎么可能,我一口回绝了父亲,但心里却多了几分不安。

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却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样子的视频,便索性关掉了朋友圈。

⑧转眼间到了九月份,天气渐渐凉下来,几个研修班的同学聊天时说想买点小米,我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便给他们看了父亲的朋友圈,但没有说这是谁。父亲记日记一样,在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花,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

⑨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结果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电话埋怨我介绍的米贵还不好喝。父亲得知后,又给朋友寄了三斤小米和三瓶矿泉水。一用矿泉水熬上粥,朋友就来告诉我好喝。

⑩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后来也没再关掉朋友圈,每天悄悄看父亲发的内容。渐渐的,父亲的朋友圈居然不光发视频了,还发一些配着文字的图片。这些图片和视频不一样,拍得极其漂亮,文字也很煽情。每天几乎还有这样的内容:今天开始发货了,不多,一共两单。今天的货很多,十二单……父亲的微信成了影响着我心情的“天气预报”。看着父亲日益丰满的朋友圈,我觉得以前的视野太狭隘了,而父亲他们,我认为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的人们,竟然跟着时代奔跑。

(11)国庆节我回去见到父亲,发现他居然变了。还是穿着旧衣服,但没有那么多土和污渍了;胡子刮过不久,露着整齐的花白的胡子碴;头发好像刚洗过,飘着久违的洗衣粉的清香。

(选自《人民文学》,作者杨遥,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父亲和我”之间的故事。

(1)            ①          ;

(2)父亲让我把他拉入朋友群,我一口回绝了他;

(3)            ②          ;

(4)父亲巧妙证明了小米好喝,我每天悄悄看他发的内容。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划线词语。

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出父亲的微信。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看着父亲日益丰满的朋友圈,我觉得以前的视野太狭隘了,而父亲他们,我认为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的人们,竟然跟着时代奔跑”的理解。

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父亲外貌的变化,并分析其在文章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盲盒背后的“上瘾密码”

①“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如今也适用于形容当下年轻人追捧各种育金的行为。对于我国的“80后”“90后”来说,儿时的扭蛋机、干脆面里的卡片和小玩具,就是那个年代的盲金。为什么盲盒总能收获一代代年轻人的喜爱?

②这要先从我们的大脑说起。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奖赏机制”,大脑通过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某些意料之外的行为。研究证明,大脑对意料之外的奖赏释放的多巴胺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三至四倍。实验人员发现,在猴子预期只能喝到一口果汁的情况下,给它喝两口果汁,多巴胺便会增加;但是如果重复给它喝两口果汁,多巴胺又会趋于平稳。这个实验意味着分泌到大脑中的多巴胺并不取决于果汁的绝对量,而在于有多少果汁是意料之外的。大脑之所以会这样突然释放额外的多巴胺,是为了让大脑对新奇的、具有潜在重要性的刺激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对于抽盲盒而言,你事先并不知道得到的是哪一款,假如你意外得到了一款非常喜欢的手办,那么大脑就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这个行为。

③但是抽盲盒又是如何让人上瘾的呢?这同样和多巴胺有关。

④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人类通常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当我们精心研究后,会认为自己发现了某种“规律”,例如感觉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地区出现某种盲盒的概率很大。在你迫不及待地拆开盲盒后,如果正好印证了你发现的“规律”-你得到了某个稀缺的“隐藏款”,这时就会获得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只要这件事让你足够高兴,多巴胺就会对某些图像、声音形成永久性的提示。当你看到商家有新出的盲盒时,甚至只是听到拆开包装的声音,你当初的愉快情景就会再现于你眼前,在多巴胺的推动下,你就会忍不住再次出手购买。

⑤这种对预测成瘾的本能,同样源自人类的远古历史,这种识别和解释简单模式的能力,帮助我们的祖先度过了危险无处不在的狩猎阶段,让他们找到食物和住所,学会根据时令种植庄稼并得以延续。我们的大脑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对模式的期望,是因为自然界中的很多事物的确是遵循某种规律的,如闪电出现之后雷声便会如约而至,大雪也常常预示着丰年的到来。然而很多事情并不存在规律,比如彩票的中奖号码、股票的涨跌、盲盒的好坏,但是我们的大脑却不习惯“随机”,通过多巴胺的助推,大脑会积极寻找规律,再现从前愉快的一幕,这就是所谓的“瘾”。

⑥对意外收获的期待,对寻找规律的渴望,这些都是我们的本能。因此,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存在对和错,就看发生在哪里。每一本不期而遇的好书就是一件盲盒,我们会在书中遇见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望远镜探索星空,发现未知的行星让我们兴奋不已……这一切都是源于我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不停地花钱买盲盒,对新奇的网络游戏着迷,却会让我们走向事情糟糕的一面。

1.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说明了盲盒令人上瘾的原因。

B.开头以《阿甘正传》台词引出了当下年轻人追捧盲盒的行为,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当你掌握了拆取盲盒的规律,多巴胺就会对某些图像、声音形成暂时性的提示。

D.对意外收获的期待,对寻找规律的渴望,人类的这些本能对生活有利有弊。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研究证明,大脑对意料之外的奖赏释放的多巴胺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三至四倍。

3.阅读第④段,分析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人类通常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对话,完成相关填空。

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以上片段选自《西游记》中     ①     这一情节。体现了师徒三人对去西天取经的不同心理:八戒想要放弃取经,三藏    ②      ,沙僧     ③   

(2)鲁迅先生评论《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说的是妖魔神佛身上既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性的弱点。请从下面形象中任选一个,从不同的角度解读。

罗刹女   孙悟空   猪八戒  二郎神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根据原文默写。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5)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以景物描写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7)在《已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辞官却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