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商业房地产出租经营,欲评估其转让价格。现选择了三个经营规模不同的类似出租商业房地产作为可比实例,测算估价对象房地产的净收益。已知每个可比实例在估价时点前连续三年的平均年净收益分别为260万元、300万元和320万元,依据最高最佳使用原则选取了320万元作为估价对象房地产的年净收益。
请问:
1.上述做法中有哪些错误?
2.若估价对象的年净收益保持不变,具体可采用哪些方法求取估价对象的年净收益?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上述做法中的错误及理由具体如下:
(1)由于三个交易实例经营规模不同,其中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经营规模差异较大的交易实例不宜选作可比实例。
理由:可比实例房地产应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似,即可比实例房地产应是估价对象的类似房地产,具体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与估价对象的区位相近。可比实例与估价对象应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相似地区。
②与估价对象的用途相同。这里的用途相同主要指大类用途相同,如果能做到小类用途相同则更好。
③与估价对象的权利性质相同。当不相同时,一般不能作为可比实例。
④与估价对象的档次相当。档次是指按一定标准分成的不同等级。
⑤与估价对象的规模相当。例如,估价对象为一宗土地,则选取的可比实例的土地面积应与该土地的面积大小差不多,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⑥与估价对象的建筑结构相同。这里的建筑结构相同主要指大类建筑结构相同,如果能做到小类建筑结构相同则更好。
(2)未说明三个交易实例的净收益是否属于客观收益。
理由:房地产收益可分为实际收益和客观收益。实际收益是在当前经营管理状况下实际获得的收益,它一般不能直接用于估价。因为具体经营管理者的能力等对实际收益影响很大,如果将实际收益进行资本化,就会得到不切实际的结果。客观收益是在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收益,或实际收益经剔除特殊的、偶然的因素后获得的一般正常收益,通常只有这种收益才可以用于估价。因此,进行估价时,采用的年净收益必须是客观收益,应该对三个交易实例的净收益是否为客观收益进行说明。
(3)不应采用年总净收益,而应采用单位面积的年净收益。
理由:年总净收益=单位面积年净收益×面积。因此,经营面积的不同对年总净收益影响较大,即使可比实例的经营规模与估价对象相似,但经营规模的不同仍然影响估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采用单位面积的年净收益,尽量排除经营规模不同对估价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说明】此处为知识点扩展部分,教材上没有详细的解释。
(4)不应选用320万元作为估价对象的年净收益(或应采用三个可比实例的单位面积平均值作为估价对象的年净收益)。
理由:最高最佳利用原则要求估价结果是在估价对象依法最高最佳利用下的价值或价格。最高最佳利用,是指房地产在法律上允许、技术上可能、财务上可行并使价值最大的合理、可能的利用。在最佳利用状况下的估价对象应是:最佳规模(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数等);最佳内部组合,实现最佳经营和使用;最佳使用效果。直接选用320万元作为估价对象的年净收益影响估价结果的准确性,曲解了最高最佳利用原则。
2.解法一:
运用报酬资本化法估价,在求取估价对象的净收益时,应根据估价对象的净收益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动情况及预测的收益期限,预测估价对象未来各期的净收益,并判断该净收益流属于下列哪种类型,以便选用相应的报酬资本化法公式进行计算。其中,在实际估价中采用较多的是年净收益每年不变的公式,本案例估价对象的年净收益保持不变,则求取估价对象的年净收益的方法有:
(1)过去数据简单算术平均法,是通过调查,求取估价对象过去若干年的净收益,如过去3年或5年的净收益,然后将其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年净收益。
(2)未来数据简单算术平均法,是通过调查,预测估价对象未来若干年的净收益,如未来3年或5年的净收益,然后将其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年净收益。
(3)未来数据资本化公式法,是通过调查,预测估价对象未来若干年的净收益,如未来3年或5年的净收益,然后利用报酬资本化法公式演变出的等式来求取年净收益。
解法二:
根据题意,采用市场法估价,选取了三个比较合适的可比实例,应根据每个可比实例的具体资料,分别做交易情况的调整、交易日期的修正、房地产状况(包括区位、权益、实物状况)的调整,求取每个可比实例在估价对象房地产的交易情况、交易日期、房地产状况下的比准价格,最终求得此出租经营的商业房地产的比准价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房地产的土地面积2000㎡,建筑面积8000㎡,土地于2003年10月1日通过有偿出让方式获得,使用权年限为40年,当时的单价为5000元/㎡。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于2004年10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当时的建筑造价为建筑面积2500元/㎡,2010年10月1日与该房地产的地段和用途相同使用权年限为40年的土地的单价为6000元/㎡,该类房屋的重置价格(含使用权年限为40年的土地价格)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元,估计该类建筑物的残值为2%,土地资本化率为6%。试利用上述资料估算该房地产2010年10月1日的总价。
- 查看答案
某成片荒地的面积为5km2,适宜进行“七通一平”的土地开发后分块有偿转让;可转让土地面积的比率为75%;附近地区与之位置相当的“小块”“七通一平”熟地的单价为2800元/m2;建设期为2年;将该成片荒地开发成“七通一平”熟地的开发成本以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为5.6亿元/km2;贷款年利率为8%;土地开发的年成本利润率为10%;当地土地转让中卖方需要缴纳的增值税等税费为转让价格的6%,买方需要缴纳的契税等税费为转让价格的4%。请采用静态分析法测算该成片荒地的总价和单价。
- 查看答案
某厂房的建筑面积为6000m2,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用年限为50年,于5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土地面积为9000m2,于6年前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届满后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不动产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已知该厂房所在位置的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的基准地价为600元/m2,目前的工业地价指数为103.80(为定基价格指数,基期为基准地价对应的评估基准日),土地综合状况较基准地价对应的土地综合状况好2.40%。重新建造该厂房的建筑安装工程费为3500元/m2,专业费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的8%,管理费用为建筑安装工程费与专业费之和的5%,销售费用为重新购建价格的3%,年利息率为6%,建设期为1年,建筑安装工程费、专业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可视为均匀投入,销售税费为重新购建价格的5%,建筑物的投资利润率为15%,该厂房的部分门窗、地面等有损坏,修复费用为5万元。当地该类房地产的报酬率为7.50%,土地报酬率为6.50%,建筑物残值率为0。请计算该房地产目前的成本价格。请计算该房地产目前的成本价格。
- 查看答案
今有一宗“五通一平”的熟地需要估价。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2004年7月30日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总面积1000m2,规划允许建筑面积4000m2,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其建设办公地产,根据最高最佳使用原则,适宜建设某种类型的写字楼。预计总开发期为2年,从2007年7月30日起开始建设,建筑费用为1300元/m2,勘察设计等专
业费用及管理费用为建筑费的10%,第一年均匀投入60%的建筑费、勘察设计费及管理费用,第二年投入余下的40%,据调查,当地同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销售费用和销售税费分别为其售价的4%和6%,房地产交易买方应缴纳的相关税费为交易价格的3%,为了尽快出租,在建成前半年就要开始投入广告宣传等销售费用。预计工程竣工半年后可租出,可出租的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70%,可出租面积的月租金为80元/m2,正常出租率为80%,出租的运营费用为有效毛收入的25%,年资本化率为15%,折现率为14%。试利用所给资料,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估该土地2007年7月30日的总价、单价及楼面地价。
- 查看答案
某在建工程于2017年3月1日开工,拟建为商场和办公综合楼;总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年限50年,从开工之日起计;规划建筑总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商场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该工程正常施工期2年,建筑费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元,专业费为建筑费的10%;至2017年9月1日已完成主体结构,已投入总建筑费及专业费的40%,还需投入总建筑费及专业费的60%(假设在剩余工期中均匀投入);折现率取8%。预计该工程建成后商场即可租出,办公楼即可售出;商场可出租面积的月租金为120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与可出租面积之比为1:0.8,正常出租率为80%,出租的成本及税费为有效总收益的20%,经营期资本化率为8%;办公楼售价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元。由于某种原因,该在建工程的业主想将其转让出去,假设在建工程转让不影响工期。试利用上述资料,采用动态分析法估计该在建工程于2017年9月1日的正常购买价格。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