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3岁,主因“反复发热伴抽搐1年余”入院,患儿每次抽搐时体温均于38.5℃以上,形式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抖动,口唇发绀,每次持续l—2分钟。1年余共出现4次,其中有过1次一个热程中抽搐2次。此次发热,体温39℃出现抽搐1次,持续约2分钟自行缓解。患儿出生史无异常,精神运动发育水平正常。其父亲2岁时有过一次发热抽搐史。查体:神清,精神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
- A.长期口服苯巴比妥
- B.长期口服丙戊酸钠
- C.仅需要发热时积极退热
- D.发热初期短程服用地西泮预防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82.D 此患儿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均符合热性惊厥诊断,为复杂性。患儿正处于惊厥发作时,首要处理需立即止惊,地西泮起效最快,作为首选,如果持续时间长可考虑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减轻脑水肿。脑电图检查对于判断有无大脑异常放电,选择预防方法很重要,一般热退后2周行脑电图检查。患儿为复杂型热惊厥,有复发倾向,间歇短程法适用于此患儿的预防,发热开始时口服地西泮1mg/(kg.d),分3次服用。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短效避孕药是
-
- A.避孕药1、2、0号
- B.复方甲基炔诺酮全量片
- C.抗孕53号
- D.皮下埋植剂
- E.安宫黄体酮避孕针
- 查看答案
探亲避孕药是
-
- A.避孕药1、2、0号
- B.复方甲基炔诺酮全量片
- C.抗孕53号
- D.皮下埋植剂
- E.安宫黄体酮避孕针
- 查看答案
10个月女婴,人工喂养,夜间多汗,睡眠不好,查体可见枕秃,肋缘外翻,血钙正常,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腕骨X线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 A.400~600U/d
- B.700~900U/d
- C.800~1000U/d
- D.5000~10000U/d
- E.10000~20000U/d
- 查看答案
10个月女婴,人工喂养,夜间多汗,睡眠不好,查体可见枕秃,肋缘外翻,血钙正常,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腕骨X线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 A.生长发育过快
- B.受其他疾病影响
- C.喂养不当
- D.接受紫外线照射过多
- E.维生素D摄入不足
- 查看答案
-
- A.条图
- B.线图
- C.直方图
- D.百分构成图
- E.散点图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