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智育是指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一方面,智育的发展往往是以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为客观基础的。这包括为智育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为智育的发展提供动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教育的参与,尤其是智育的参与,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才能够如历史上所表现的那样,从一开始的缓慢进步到今天的突飞猛进。教育经济学中出现的人力资本理论就认为,正是由于教育对劳动者智力等的开发,国家、社会和企业才可能实现最快的经济增长。
(2)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制约,造成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现代社会从机器大工业时代开始,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就成为一个要逐步克服的问题。智力的自由发展意味着个体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工具,而是一个能够全面、自由和充分地吸收、再现人类社会历史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积极的主体。故智力发展也就成为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智力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智育活动也就自然成为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的有力武器。
智力发展本身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其他各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德育、体育和美育,必要的知识以及理解和认知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智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智力发展的影响本身。
(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社会已经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社会,即使是娱乐、消遣活动,也打上了智能的烙印。一个智慧发展上有缺陷的个体是无法自由和幸福地生活于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的。从个体的社会生活的角度看,智育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 查看答案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 A.十五大
- B.十四大
- C.十三大
- D.十二大
- 查看答案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的课程理论是( )。
-
- A.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 B.经验主义课程论
- 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 D.存在主义课程论
- 查看答案
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
- A.道德信念
-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 C.价值内化
-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 查看答案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