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榜样法?运用该方法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榜样法的概念
榜样法是指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等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一种德育方法。榜样可使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因而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鼓动力,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2)运用榜样法的基本要求
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应遵循以下要求:
①榜样必须真实可信。任何榜样都是社会集体中的成员,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师在宣传榜样的事迹时,不能人为地夸大、拔高、提供一些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要客观地、全面地展示其全部的成长过程,要如实地反映其真正具有的高尚的思想品德。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树立起为学生心悦诚服的榜样,也不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②要帮助学生缩短角色距离。教师要善于找到榜样和学生之间沟通点的联结点。要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根本精神,而不是单纯从形式上模仿其具体言行,把学习榜样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转化为实际行动。除此之外,为了缩短学生与榜样之间的心理距离,还要尽可能在学生身边寻找学习的榜样。学习榜样贵在启发自觉,决不能依赖行政手段强制执行。
③要促使榜样成为学生自律的力量。榜样不能只是作为一种凌驾于常人之上的、外在的力量来规范人、约束人,榜样也是生活在现实生活条件下的活生生的人,不能把榜样与学生人为地隔离开来。因此,在学习榜样时,应着眼于把榜样从一种他律的力量转化为学生自律的力量,从外在的约束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只有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对所学习的榜样产生惊叹、爱慕、敬佩之情,才能使外在的学习榜样转化为中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另一方面,要经常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议论和评价,才能帮助学生深刻把握榜样的思想言行及其社会意义和价值,才能加深他们对榜样的认识理解,从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