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意义。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教育国际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其出现的时代背景、内涵和意义分别如下:
(1)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教育国际化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在:
①经济国际化,全球范围的竞争和合作,推动了各国的经济发展;
②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国际化,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合作日益频繁,经济和科技国际化推动了各领域的国际化;
③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些都为教育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又推动了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
(2)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①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国际性的特点,是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地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
②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还要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
③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3)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教育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具有双重意义,它既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冲击和挑战。
①发展的机遇。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的国际化使教育市场开放,这弥补了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不足。
第二,教育国际化使国际教育会议的举行日益频繁,国际间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更加频繁。这样可以增强各国教育和学术的交流,吸取他国教育的先进经验,促进国内教育发展。
第三,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科技知识和教育管理方式。
第四,教育国际化推动了国内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②冲击和挑战。教育国际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形成了冲击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加剧了国际间教育的不平等。
第二,国际商业化思潮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会对一些竞争力不强的学校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第四,发达国家在政治、文化和价值领域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会扩大。
总之,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它对教育发展具有机遇和冲击双重影响。在此,任何国家都要做好应付它的准备,要对教育国际化形成科学、全面的认识,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 查看答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 A.辩证形式
- B.趋势和道路
- C.不同状态
- D.源泉和动力
- 查看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查看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 查看答案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