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文件明确提出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21年,为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国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
- B.2021年,中国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
- C.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降低8%”作为约束性指标
- D.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提出,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降低18%”作为约束性指标。应该是降低18%,而不是8%。C项错误,符合题意,当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 查看答案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
-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 查看答案
《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
-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 查看答案
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告诉我们()。
-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运动的
- B.时间与空间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 C.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