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迈上新台阶
学好吃透用足《条例》,才能唱响时代主旋律、壮大社会正能量,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
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什么比人心更加宝贵;一个民族的复兴,没有什么比精神更能凝聚力量。如何焕发新时代新气象,如何激励奋斗者新作为?当此中流击水、奋楫勇进之时,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坚定自信、鼓舞斗志,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之际,党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正当其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宣传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做好新形势下宣传工作,迫切需要将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工作形成的宝贵经验和有效做法,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宣传工作提供基本遵循。《条例》是宣传领域的主干性、基础性党内法规,标志着宣传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具有里程碑意义。
学好吃透用足《条例》,才能唱响时代主旋律、壮大社会正能量,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是全世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主题。中国不乏精彩故事,需要精彩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均脱贫人口超过1300万,全面深化改革多点突破,“一带一路”倡议赢得世界认同……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是我们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最丰富的素材、最坚实的基础、最深厚的底气。只有按照《条例》的指导,把中国历史性飞跃背后的支撑力量讲清,把民族复兴征程上的指导思想说透,建设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华文化软实力,才能实现“两个巩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举起。
学好吃透用足《条例》,方能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意识形态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真切地反映在各类思想文化阵地上、各种思潮交锋碰撞中。当前,伴随各种观点泥沙俱下,一些错误思潮也沉渣泛起。有人鼓吹西式民主自由,有人刻意歪曲历史、丑化英雄,还有人抱着泛娱乐化、泛物质化的态度。面对谬误蛊惑之论,宣传战线的党员干部理应依照《条例》,当好思想战士,敢于交锋、善于引导,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最大限度地消除杂音噪声,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宣传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任何时候都要用真理之镜揭露谎言画皮、以科学理论的光芒驱散思想迷雾。
学好吃透用足《条例》,必须全面贯彻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置身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举党的旗帜、加强党的领导。做到这一点,作风是保证,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按照《条例》做到精准发力、务求实效;能力是关键,善于将使命任务落细落小落实,贯穿于理论武装、新闻出版、思想道德、文化文艺、网络建设管理、对外宣传、基层宣传等方面,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就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按照《条例》的要求,在“长”“常”二字上下功夫,我们就能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在风险挑战面前站稳脚跟、淡定从容,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赢得主动,凝聚起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的磅礴之力。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 查看答案
二十几个小朋友围成一圈,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地连续报数。如果报2和200的是同一个人,那么共有( )个小朋友。
-
- A.22
- B.24
- C.27
- D.28
- 查看答案
20世纪是科学家大展宏图的世纪。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从曼哈顿工程到阿波罗计划,从核能发电到信息高速公路等等,无不与科学家的参与有关,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科学家充满了敬慕之情。同时,我们也都清楚地知道:从二战后期的原子弹事件到两伊战争,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到克隆羊的诞生,从温室效应到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无不涉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 A.科学家的不少研究成果是一把双刃剑
- B.告诫人们科学研究成果可能带来灾难
- C.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D.强调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
- 查看答案
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观众,也许是网民,也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发表见解
- 查看答案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