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向啃老说不”
【背景链接】
新的《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于2018年7月22日正式提交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初审,9月20日审议通过,于12月1日起施行。这部《条例》引人关注之处在于其明确规定了“已成年且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赡养人要求老年人给予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此规定被诸多媒体解读为“立法禁止啃老”,继而引发舆论关注。
在立法禁止啃老这条路上,河北不是第一个,江苏省早在2011年就有类似规定,此后吉林、浙江、山东等地也出台过类似的条例。而几乎每一次出现,都会形成巨大争议。
【综合分析】
新《条例》之所以引发外界的普遍关注,就在于其中明确规定了“已成年且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赡养人要求老年人给予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条例》规定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媒体的报道,尤其是一些网站、自媒体的“标题党”现象中,却被误读为地方政府“立法禁止啃老”,进而引发了公众不小的误解。
“立法向啃老说不”和“立法禁止啃老”,看上去是一回事,但实际上并不是。年轻人“啃老”不仅仅是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如果把上述两者混为一谈,很容易造成公众在理解上的偏差,进而让《条例》本身被质疑,也就削弱了地方立法的权威性,影响了法规条例的落实和执行。
“立法向啃老说不”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已成年子女的“啃老”行为遭到了老人的反对,也就是在老人反对“被啃老”的前提下,法律可以站在老人的一边为老人权益撑腰。
反过来说,如果有老人家庭条件很好,而子女工作不如意,经济条件不好,所以老人自愿资助子女把生活过得好一些,这是国家法律所不反对的。这就是为什么“立法向啃老说不”和“立法禁止啃老”不同的原因。
【问题隐患】
“啃老”是法律问题,但更多的还是一种道德问题,尤其是每家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如果法律“一刀切”地禁止年轻人“啃老”,可能存在两个问题隐患:
一、在法规条例的落实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导致条例成了空文,流于形式;
二、未必会得到百姓的认可与支持,成了一种“出力不讨好”,这显然是与地方政府立法原则相背离的。
【应对措施】
一、把焦点放在价值引领。地方政府以立法的方式向“啃老”说不,就像当年的“常回家看看”入法一样,更多的意义在于一种价值引领:告诉那些正在“啃老”或准备“啃老”的年轻人,这种行为是为社会道德与国家法律所不容的
二、灌输老人自我保护意识,告诉“被啃老”的父母,如果自己不愿意子女“啃老”,那么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向子女“说不”,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和子女因为“啃老”问题而诉诸法律、对簿公堂的肯定少之又少,但是这样的法律保障,却不能缺席。
“啃老”现象的发生是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的,仅靠道德或仅靠法律,都难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如果说以前主要靠道德的自我调整的话,那么随着越来越多地方开始以条例的方式对“啃老”立法,也就意味着开始借助法治的力量来予以引导和规范,这当然是值得肯定与期待的。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 查看答案
20世纪是科学家大展宏图的世纪。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从曼哈顿工程到阿波罗计划,从核能发电到信息高速公路等等,无不与科学家的参与有关,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科学家充满了敬慕之情。同时,我们也都清楚地知道:从二战后期的原子弹事件到两伊战争,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到克隆羊的诞生,从温室效应到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无不涉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 A.科学家的不少研究成果是一把双刃剑
- B.告诫人们科学研究成果可能带来灾难
- C.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D.强调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
- 查看答案
政府对公共风险实行管制,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最大特点在于“决策于未知之中”。不确定性的存在,为风险管制的决策与实施增加了难度。鉴于此,风险管制者应该通盘考虑科学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忽视其中任何一项因素,都可能导致管制失灵。
上述文字中,作者意在表明()。
-
- A.公共风险管制的重要性
- B.公共风险管制的复杂性
- C.公共风险管制的多变性
- D.公共风险管制的不可控性
- 查看答案
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尽管这部字典内找不到任何编者的姓名,然而,“新华辞书社”五个字背后,汇集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王力、吕叔湘……《新华字典》集全国之力编著而成,从国家领导人、学术名家,到广大群众,都倾注了各自的心血。
对这段文字的概括准确的是()。
-
- A.《新华字典》是举全国之力编辑而成的
- B.《新华字典》是名家大师的鼎力之作
- C.《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
- D.《新华字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 查看答案
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观众,也许是网民,也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发表见解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