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 绘就宏伟蓝图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三农”是民生发展的根本。同志更是特别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然而,当前乡村问题层出不穷:无论是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民治理参与度不高,还是干部腐败造成土地分利化趋势明显,亦或是法治滞后助长农村黑恶化,乃至乡风不正滋生“读书无用论”,这都提醒我们:“三农”问题亟待社会各界的重视和纾解。因此,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握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绘就乡村兴盛的宏伟蓝图。
抓重点,加快农业转型,绘乡村振兴蓝图。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部分地区农业发展受地形、地域影响农业技术应用受限,土地资源分散规模化生产难以推行,农业设施因资金、技术问题无法投入使用等等让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陷入瓶颈。将农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就要促进农业与企业的联合,以乡村特有的文化、物产等资源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就要发挥好政府引领的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农业发展的活力。
抓关键,创新农村治理,绘乡村振兴蓝图。近年来,由于落后的农村现实,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多,导致许多村落出现兼业化、空心化的现象。加之,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对农村资源的侵占,令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最终使农村的发展陷入窘境。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农村治理为关键,政府要做到权、责、事三者的统一,加强对农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加大弘扬乡村文明的优良传统,促进乡风文明的建设。
抓根本,激发农民活力,绘乡村振兴蓝图。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旧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民无法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农村医疗、教育、交通等条件落后,农民的收入低、社会保障缺失等,导致农民生活贫困的现实。不可否认,现实的背后是农民作为创造者和受益者的“不作为”或“难作为”。而农民的产业增收和效益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生根。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要,响应了整个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之路。要增强农民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和造就出让农村换新活力的新型农民队伍,一方面要从农民自身入手,转变落后思想观念,实现互联网下的共通共融,共同发力;另一方面,政府要落实精准扶贫的政策,扶贫措施转“输血”为“造血”,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管仲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乡村振兴亦是如此,非久久为功不可立也。唯有多措并举,重视“三农”问题,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着手,以实干绘就出美丽乡村的壮阔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 查看答案
20世纪是科学家大展宏图的世纪。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从曼哈顿工程到阿波罗计划,从核能发电到信息高速公路等等,无不与科学家的参与有关,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科学家充满了敬慕之情。同时,我们也都清楚地知道:从二战后期的原子弹事件到两伊战争,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到克隆羊的诞生,从温室效应到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无不涉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 A.科学家的不少研究成果是一把双刃剑
- B.告诫人们科学研究成果可能带来灾难
- C.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D.强调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
- 查看答案
政府对公共风险实行管制,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最大特点在于“决策于未知之中”。不确定性的存在,为风险管制的决策与实施增加了难度。鉴于此,风险管制者应该通盘考虑科学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忽视其中任何一项因素,都可能导致管制失灵。
上述文字中,作者意在表明()。
-
- A.公共风险管制的重要性
- B.公共风险管制的复杂性
- C.公共风险管制的多变性
- D.公共风险管制的不可控性
- 查看答案
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尽管这部字典内找不到任何编者的姓名,然而,“新华辞书社”五个字背后,汇集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王力、吕叔湘……《新华字典》集全国之力编著而成,从国家领导人、学术名家,到广大群众,都倾注了各自的心血。
对这段文字的概括准确的是()。
-
- A.《新华字典》是举全国之力编辑而成的
- B.《新华字典》是名家大师的鼎力之作
- C.《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
- D.《新华字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 查看答案
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观众,也许是网民,也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发表见解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