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让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前段时间,广西南宁一名青年失恋后录制了一段视频,说自己“难受”“想哭”,却因口音之故,听起来像“蓝瘦”“香菇”。结果,这两个“新词”一夜爆红,在很多新媒体上刷了屏。两个一时之间的热词,折射网络对语言的冲击。然而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语言在调剂人们乏味生活的同时,经常由于滥用、误用生造词汇对传统语言规范造成了影响。如何运用好这把双刃剑,就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真下功夫!

网络语言是调味剂,应给予以适当的生存空间。网络语言为古老的华夏汉语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增添了无限的活泼性与时代感,给听者和话者带来最大的亲切感、幽默感。总书记在2015年的新年贺词中,就曾使用“蛮拼的”、“点赞”等网友们喜闻乐见的网络语汇,十分地亲民“接地气儿”,鼓舞人心,令人动容。此外,继去年用了“点赞”之后,今年在贺词中也用了另一词汇——“朋友圈”。他说:“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亲民政府形象率先垂范!由此看来,网络语言有其自身的优势所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新词,需要沉淀和眼膜,大浪淘沙才能出现“信达雅”的新概念,留一方净土,让网络语言为汉语文明的发展,增添活力!

网络语言又是把利器,应予以规范和引导。对于“野蛮生长”的网络热词,并不意味着可以一意纵容。“蓝瘦”“香菇”,毕竟只是无伤大雅的戏谑,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不少词汇,如用“酱紫”表示“这样子”。有时真让对方不知所云。更有污秽不堪的网络用语,起源于低俗,如“日了狗”这一热词曾风靡网络,已经可以说是“网络脏话”了。更有甚者,一些涉脏涉黄的所谓新词,在孩子那里脱口而出,甚至有些词汇搬到课堂。一方面会影响到汉语文字使用的规范性与纯洁性,另外一方面也违背了公序良俗,更是对民族语言的亵渎。因此,对于那些低俗的、不规范的、只求标新立异的网络新词,应该合理规范甚至严肃处理。

对新语汇、新表达,既能拥抱也有选择,既要宽容也不纵容。虽然社会的进步促进语言的变化更新,但使用规范汉语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当务之急,应建立起“话语约束”的有效机制,确保社会主体正确、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唯此,才能让汉语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中大放异彩!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是科学家大展宏图的世纪。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从曼哈顿工程到阿波罗计划,从核能发电到信息高速公路等等,无不与科学家的参与有关,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科学家充满了敬慕之情。同时,我们也都清楚地知道:从二战后期的原子弹事件到两伊战争,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到克隆羊的诞生,从温室效应到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无不涉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科学家的不少研究成果是一把双刃剑
  • B.告诫人们科学研究成果可能带来灾难
  • C.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D.强调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政府对公共风险实行管制,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最大特点在于“决策于未知之中”。不确定性的存在,为风险管制的决策与实施增加了难度。鉴于此,风险管制者应该通盘考虑科学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忽视其中任何一项因素,都可能导致管制失灵。

上述文字中,作者意在表明()。

  • A.公共风险管制的重要性
  • B.公共风险管制的复杂性
  • C.公共风险管制的多变性
  • D.公共风险管制的不可控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尽管这部字典内找不到任何编者的姓名,然而,“新华辞书社”五个字背后,汇集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王力、吕叔湘……《新华字典》集全国之力编著而成,从国家领导人、学术名家,到广大群众,都倾注了各自的心血。

对这段文字的概括准确的是()。

  • A.《新华字典》是举全国之力编辑而成的
  • B.《新华字典》是名家大师的鼎力之作
  • C.《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
  • D.《新华字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观众,也许是网民,也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发表见解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