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小黄车两种遭遇的启示

日前,有媒体援引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份执行裁定书称,在小黄车ofo与一家供应商的买卖合同纠纷中,被执行人小黄车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向法院报告,其名下无房产及土地使用权、无对外投资、无车辆,虽开设了银行账户,但已被其他法院冻结或账户无余额。对比在国内的“凄惨落魄”,作为交通工具的小黄车似乎在缅甸找到了“新生”。据缅甸本地和我国国内媒体报道,缅甸一位创业者今年3月发起了一项“少走路”(Lesswalk)的公益项目,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购买共享单车公司oBike、ofo和摩拜停止运营后闲置的单车,捐给缅甸贫困家庭的孩子,“圆了他们的单车梦”。据称这位创业者还打算号召“全球的朋友”加入他的计划,让那些废弃的单车“获得新生”,而不是制造更多的垃圾。

仅仅是在两三年前,共享单车在国内风靡没多久,就被冠以“新四大发明”的美誉。这一方面是因为它以“互联网+”的创新形态,通过技术赋能给解决城市的一公里出行痛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方案,另一方面则是虽然包括巴黎在内的一些城市此前已有通过手机应用租借自行车的做法,但却远未引领风潮。在共享单车的首创者那里,讲述的是一个创新服务人们美好生活的故事。问题是,资本助力下的野蛮生长,大大小小企业的天量投放,只顾在市场占有率“攻城略地”而忽视运营维护,堆积成山的废弃车辆使这一新业态转眼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创新的故事在现实中走到了反面。相比之下,“少走路”尽管也是一个创业项目,然而着实算不上什么创新,但落到现实中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服务美好生活的故事。

小黄车的两种遭遇背后,承载着两个版本的创业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创业者的初衷都是服务人们生活,不过路径的不同却导致了结果的差异。共享单车以“共享”而闻名,然而刨根问底的话,却未必真正切合借助网络技术有效配置社会闲置资产的本意,而更像是用互联网技术升级传统的租车行业。这就使得其一旦变成资本游戏后,看似这种竞争可以更好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却首先要投入大量资源,且又因此加重了城市的公共交通承载力。“少走路”作为公益项目,在将目标指向服务贫困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换言之,其实际上是在更好地匹配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了共赢,而不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制造了新的问题。

透过相关报道,oBike、ofo和摩拜最终在新加坡等地停止运营,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当地对共享单车运维的严格管制要求。事实上,相比于国内很多地方政府的宽容态度,共享单车在进军海外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不得不面对审慎的监管限制。就连美国本土的共享单车企业Spin,此前打算以无桩的形式进入纽约时,也遭到拒绝,而该市交通局长给出的理由是:“我们期待拥抱新技术,但必须以安全有序的方式进行,我们不希望变成狂野西部。”共享单车后来的发展进一步验证,涉及城市公共服务的创新,有时候最重要的未必是一心想着在引领行业的路上飞奔,而是要尽最大可能符合公共利益。进一步,对监管者而言,只有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时保持理性的审慎乃至适度的“不宽容”,才不至于等到泡沫破裂之时,需要政府来接手处理满城尽是废弃单车的“烂摊子”。

从被限制进入,到缅甸的“少走路”公益项目,期待人们从共享单车在国内外推广管理过程中的不同遭遇得到更多启示,这也算是最大化其价值吧。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决不能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掉以轻心
  • B.熟视无睹
  • C.漠不关心
  • D.无动于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通过文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A.任何新的事物在一开始总是会受到质疑
  • B.伟大的创造不需要乞求所有人的认可
  • C.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
  • D.只有勇于坚持自我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创一番事业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