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
春和景明,气象一新。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的倡议和主张,郑重宣示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赢得与会嘉宾强烈共鸣,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犹记得2013年,主席把握浩荡世界潮流和纵横历史大势,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一时间全球瞩目,应者云集。不到6年时间,被誉为“21世纪伟大叙事”“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的“一带一路”建设,已完成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转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全面推进阶段。许多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顺利落实,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主席从原则、理念、目标三个方面,为共同绘制“一带一路”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描边定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方向、共同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指明了方向。
“如果人为阻断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迟早都有干涸的一天。”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主席呼吁各方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并提出五项倡议: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的方方面面;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各参与方齐心协力、守望相助,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就一定能像主席所寄望的,“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将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步向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席着重宣示了中国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第一,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第二,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第三,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第四,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第五,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五项举措真诚而务实,对世界展示出一个更加开放、愿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的中国,令人鼓舞振奋。
主席强调:“中国扩大开放的举措,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这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一起播撒合作的种子,共同收获发展的果实,中国对外开放打开全新局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一定会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同时让各国人民更加幸福、让世界更加美好。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查看答案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 查看答案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 查看答案
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决不能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A.掉以轻心
- B.熟视无睹
- C.漠不关心
- D.无动于衷
- 查看答案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通过文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 A.任何新的事物在一开始总是会受到质疑
- B.伟大的创造不需要乞求所有人的认可
- C.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
- D.只有勇于坚持自我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创一番事业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