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浏览器主页,是该改邪归正的时候
安装一些软件之后,自己的浏览器主页就被修改和锁定;想要改回原来主页设置却颇费周折,甚至无能为力……今天,人民日报整版报道了“浏览器主页劫持现象”,引发了公众热议和广泛共鸣。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相关软件强行篡改主页网址,这样的行为令很多网民无可奈何,成为互联网安全领域的顽疾。
浏览器主页劫持现象由来已久,各种劫持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搜索“浏览器主页被强制更改”,上千万的相关结果说明了这一问题的普遍性,互联网讨论中的普遍吐槽也折射用户对“流氓软件”的深恶痛绝。专家表示,劫持浏览器主页,有的是安装正规软件时被默认修改,有的是某些第三方工具软件的捆绑安装导致,还有的是明目张胆的恶意软件或电脑木马病毒所为。这些劫持行为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采取隐蔽性极强的手段,让用户防不胜防。而由于取证困难,用户往往只能主动放弃投诉。
劫持用户的浏览器主页,看似只是降低了用户的上网体验,增加了用户的麻烦,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的危害极大。从用户角度来看,一方面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另一面也容易造成用户的隐私泄露,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比方说,一些恶意软件或病毒劫持浏览器主页,或窃取存储在电脑上的银行账号、密码等资料;再比方说一些主页被黑客劫持,诱导进入一些恶意网站甚至钓鱼网站,造成财产损失。这些安全风险并非空穴来风,已经被不少案件所一再证实。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利用劫持的方式获取流量,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也给行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说巨大的商业利益刺激,让浏览器主页劫持、流浪劫持成为“野火烧不尽”的网络顽疾,那么利用技术优势对用户进行的网络技术霸凌,则是一些互联网企业有恃无恐、死不悔改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这种技术霸凌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上比比皆是。从利用网页弹窗向用户推广掺杂广告的新闻页面,到利用一些诱导性和欺骗性的文字欺骗用户下载应用,再到一些软件过度获取收集用户信息……屡见不鲜的网络技术霸凌行为,日益成为互联网发展藏污纳垢的一角,折射出平台方在面对用户时的傲慢与自大。凡此种种,背离了互联网造福人民的初衷,给行业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近年来,互联网治理迈出了坚实步伐,规范企业运行的行为、破除行业发展乱象,带来了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有序发展。但也要看到,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一些根深蒂固的顽疾还需要下大气力拔除。事实上,早在200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就制定了《抵制恶意软件自律公约》,明确规定尊重用户上网选择,反对浏览器劫持;2017年6月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也从原则上否定了流量劫持的行为。但是治理这一乱象,光有行业自律和原则规定远远不够。一方面要完善立法,让治理的规则更详细一点,让制度的漏洞更少一些;另一方面要加大惩处力度,以更加严格的执法让违法违规者付出代价,才能让相关企业知敬畏、明底线、守法纪。
当然,网络技术霸凌,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那就是技术驱动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平衡平台和用户的地位。网络生活的无孔不入,用户如何捍卫自己的隐私权,不被技术所绑架?面对拥有技术优势的庞然大物,用户如何掌握更多的主动,享有更多尊严和自由?这方面,不能光听企业喊口号,关键要捍卫互联网运行中公平、公正的规则基石,重申“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的根本要求。在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基础上,完善监督举报机制、畅通用户投诉渠道、加强监督曝光力度,在政府、社会、企业和用户的多方合力下,才能推动互联网发展行稳致远。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 查看答案
20世纪是科学家大展宏图的世纪。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从曼哈顿工程到阿波罗计划,从核能发电到信息高速公路等等,无不与科学家的参与有关,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科学家充满了敬慕之情。同时,我们也都清楚地知道:从二战后期的原子弹事件到两伊战争,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到克隆羊的诞生,从温室效应到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无不涉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 A.科学家的不少研究成果是一把双刃剑
- B.告诫人们科学研究成果可能带来灾难
- C.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D.强调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
- 查看答案
政府对公共风险实行管制,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最大特点在于“决策于未知之中”。不确定性的存在,为风险管制的决策与实施增加了难度。鉴于此,风险管制者应该通盘考虑科学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忽视其中任何一项因素,都可能导致管制失灵。
上述文字中,作者意在表明()。
-
- A.公共风险管制的重要性
- B.公共风险管制的复杂性
- C.公共风险管制的多变性
- D.公共风险管制的不可控性
- 查看答案
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尽管这部字典内找不到任何编者的姓名,然而,“新华辞书社”五个字背后,汇集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王力、吕叔湘……《新华字典》集全国之力编著而成,从国家领导人、学术名家,到广大群众,都倾注了各自的心血。
对这段文字的概括准确的是()。
-
- A.《新华字典》是举全国之力编辑而成的
- B.《新华字典》是名家大师的鼎力之作
- C.《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
- D.《新华字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 查看答案
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观众,也许是网民,也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发表见解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