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用法律规定彩礼上限

【背景链接】

2019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张青彬表示,经过走访30多个县、五六十个村庄、200多户居民的调研,他发现农村结婚彩礼过高成为问题。对此,他在两会上建议,把结婚彩礼纳入到《婚姻法》当中,让法律来定极限。

【提出观点】

天价彩礼问题,近年来愈发成为一种突出现象。高额彩礼,不仅让婚姻有变味之虞,也在一些地方衍生和加剧了婚姻致贫以及嫁娶难的问题。但是用法律规定彩礼上限:移风易俗也不能过度依赖立法

【综合分析】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有政策引导和探索天价彩礼问题。如去年底民政部就发文,要求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简约适当的婚俗礼仪;今年初的“一号文件”也提出,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不少地方还出台了具体规定,对婚事彩礼总额限高,甚至细化到迎亲车辆、喜宴桌数。

一定程度上说,此次有代表建议将结婚彩礼纳入到《婚姻法》当中,让法律来定极限,正是过去一些地方规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背后所反映出的一种治理思维很明显:靠行政干预,靠立法来一刀切治“乱”。这种初衷是可以理解,但是,移风易俗一来是“私事”,二来,动辄呼吁法律出手事无巨细的规范一切事物,也犯了法律“全能主义”的毛病,其效果好不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有公权力和法律对私权的过度介入之嫌。

遏制天价彩礼不能把问题归结于立法。此前有媒体对全国的“彩礼地图”调查发现,基本上是越穷的地方,彩礼越高。这并不是偶然,而是揭示了彩礼背后的本质:它绝不只是表面上的“礼俗”问题,而是某种复杂社会结构下的产物。如: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导致一些地方的男性结婚难,养老保障不足,还有贫穷本身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说,一些地方的天价婚姻彩礼已成了养老甚至是家庭社会生产的金融杆杠。当然,人口结构、养老负担等问题要解决起来,注定需要过程,但目前天价彩礼的普遍化,又不能听之任之。这一矛盾看似棘手,但并不意味着只能依靠行政和立法力量来进行硬约束。

【参考对策】

遏制天价彩礼,要积极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如目前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就发挥了积极作用,不同于由上至下的行政规定,这种自发而生的规则,既不构成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也具备认同基础,更符合移风易俗的内在规律;

遏制天价彩礼,结合当下的精准扶贫,可以把引导遏制天价彩礼现象纳入配套。一方面,村民脱贫,生活条件改善,本就利于降低对彩礼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倡导新的婚姻观念、婚姻礼俗,同时引导乡村自治力量的生长,减少攀比等心理对天价彩礼的怂恿。

对于天价彩礼的弊端,要警惕一刀切、一蹴而就的“快刀斩乱麻”的思维。不管是风俗、观念的变迁,还是天价彩礼背后所对应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都注定难以一步到位。对于天价彩礼的引导和治理,既要足够重视,但也得有足够的耐心,切忌“用力过猛”和“剑走偏锋”。同时,更要避免让行政思维、法律思维来主导一切,而忽视其背后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决不能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掉以轻心
  • B.熟视无睹
  • C.漠不关心
  • D.无动于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通过文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A.任何新的事物在一开始总是会受到质疑
  • B.伟大的创造不需要乞求所有人的认可
  • C.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
  • D.只有勇于坚持自我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创一番事业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