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质革命”打造“精品制造”
总书记说:“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然而,我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诸如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产业机构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等。打破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桎梏需要多管齐下,以“品质革命”打造“精品制造”,有效满足民众的需求。
完善市场准入,推进品质制造。市场准入机制的完善与否是推动品质革命的一大关键环节,而现实景象往往与之功用背道而驰,冗杂的审批及目录、低端的环保设备、不合理的收费标准成为一道又一道关卡,阻碍其进一步发展,长此以往,大众消费品便得不到有效的创新和供给,制造业的发展空间也会被极大地限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不断完善市场准入,持续完备制造业体系及相关产业链,才能使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延伸。
弘扬工匠精神,推进品质制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化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供给侧存在的不足:企业品牌意识低下、同质化竞争严重、盲目抄袭模仿。如果想进一步化解矛盾,那么就得用工匠精神来打造中国精品,用中国品牌来讲好中国故事。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唯有动心忍性方能滴水穿石,中国也不乏演绎的典型,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华为跨国拼出亿元业绩,阿里通过网购逆袭传统零售......故而,只有立匠心、树匠人、出精品,才能推动中国制造迈上高阶。
强化监管力度,推进品质制造。好的准入门槛往往是推动中国制造的基础和前提,但是要想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还必须得有严格的监管机制作为保障。国民竞相抢购的外国产品其实不少属于“中国制造”,但是由于民众相信相关产品在出口时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所以对其品质信而不疑。民众之所以产生这一心理,是因为对我国制造业质量监管存在质疑,最终进一步引发了产品号召力的匮乏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流失。因此,应该在全社会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建立企业黑名单、惩罚性巨额赔偿等制度,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总理也说:“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在某些领域能完成突破,就能为未来打一个很好的基础,让中国制造十年磨一剑,十年上一个新台阶!” 用中国精品制造讲好中国故事是一门艺术,必须从市场准入、工匠精神、监管力度三方面入手,才能讲大中国故事,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查看答案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 查看答案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 查看答案
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决不能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A.掉以轻心
- B.熟视无睹
- C.漠不关心
- D.无动于衷
- 查看答案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通过文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 A.任何新的事物在一开始总是会受到质疑
- B.伟大的创造不需要乞求所有人的认可
- C.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
- D.只有勇于坚持自我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创一番事业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