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套路贷”盯上“以房养老”
【背景链接】
近期,打着“以房养老”幌子骗取老年人房产的欺诈案频频曝光。北京警方就某“资产养老”项目立案侦查,依法刑事拘留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在内的犯罪嫌疑人88人。
让老年人抵押房产借得本金,再用本金认购理财产品……近年来,越来越多公司打着“以房养老”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将老年人的房产和钱财卷席一空。
【提出观点】
“以房养老”骗局,比起保健品骗局更加可怕,社会危害性极大,必须予以高度警惕,以防泛滥。
【原因分析】
自2014年6月份开始“以房养老”试点工作以来,该政策的推行并未受到热捧。截至目前,仅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开展了此项业务,而且出单量很少。虽然政府有关部门针对“以房养老”出台了指导意见,但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少困难,特别是缺少配套的落地细则。此时,一些民间非保险机构跃跃欲试,个别机构更是利用政策上的漏洞打起“擦边球”,甚至一些不具备资质的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混迹其中,搞起了“以房养老”类型的欺诈。
究其原因,一方面,老年人金融知识不足,对“套路贷”认识不多,无法准确识别骗子惯用的伎俩;另一方面,“套路货”公司还经常打感情牌,打着关心老年人生活的愰子,组织老年人开展活动,用感情感化以提高诱骗效果。再次,“以房养老”骗局的涉案公司往往专业化分工、流程化特征明显,导致受害老人维权难度极大。
【参考对策】
其一,从源头上提高准入门槛,只准许国有银行或大型保险企业开展“以房养老”业务,不让那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小公司染指。
其二,要防微杜渐,一旦发现“以房养老”骗局苗头,执法部门要及时跟进,有效打击,不让骗局继续扩大。
其三,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以房养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其四,有关部门应厘清“以房养老”骗局的犯罪特征,并参考打击“套路贷”犯罪的司法实践,及时出台法规严打“以房养老”欺诈犯罪。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查看答案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 查看答案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 查看答案
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决不能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A.掉以轻心
- B.熟视无睹
- C.漠不关心
- D.无动于衷
- 查看答案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通过文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 A.任何新的事物在一开始总是会受到质疑
- B.伟大的创造不需要乞求所有人的认可
- C.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
- D.只有勇于坚持自我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创一番事业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