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有信心 有底气 有能力

  信心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成绩”,源于不断释放的高质量发展潜能,源于“打硬仗的充分准备”。“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细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信心”跃然纸上,让网友点赞“给力”“提气”。

  第一段:开篇点题。提出信心来源于“硬成绩”、高质量发展潜能、“充分准备”,“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

  信心源于来之不易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383亿美元……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在高基数上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

  第二段:分论点1──信心源于来之不易的成绩。展开分论点谈信心的来源,且运用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我国2018年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展现了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的局面。

  信心源于不断释放的巨大潜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行、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事实证明,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矢志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没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

  第三段:分论点2──信心源于不断释放的巨大潜能。文段以中国去年落实的一项项政策、取得一系列成绩展现了我国经济韧性足,回旋余地大,且潜能十足,最后表明信心—: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就没什么困难战胜不了,没什么目标实现不了。

  信心源于“打硬仗的充分准备”。“思危方能居安”。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拿出了一系列务实措施。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到“培育壮大新动能”,再到“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桩桩件件改革措施、政策举措,致力于实现“六稳”目标、提振市场信心。“只要市场主体有活力,就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做好充分准备,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就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第四段:分论点3──信心源于“打硬仗的充分准备”。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我们就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说到底,信心源自人民,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也是战胜风险挑战、创造历史伟业的最大底气。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具有无限的创新创造潜能,只要充分释放出来,中国的发展就一定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五段:总结升华全文。信心是源自人民的。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具有无限的创新创造潜能,我们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发展创新,将潜能充分释放出来,促进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决不能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掉以轻心
  • B.熟视无睹
  • C.漠不关心
  • D.无动于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通过文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A.任何新的事物在一开始总是会受到质疑
  • B.伟大的创造不需要乞求所有人的认可
  • C.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
  • D.只有勇于坚持自我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创一番事业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